background image

们提倡总成本又有谁信呢?
 上述三阶段侧重于供应方面。简单地说,就是需求确定后,采购以最经济的方式满足要求,
但对需求是怎么确定的则影响有限。这样,采购是事后管理。其实,百分之七八十的成本是
设计阶段即事前决定。如果采购要彰显对公司的贡献,就得有效介入需求确定阶段,帮助做
好设计、规划工作,这也是采购要上的第四个台阶。供应商早期介入是其一,即把供应商的
好点子尽早纳入设计,使设计更合理,从设计角度降低成本。客户管理是其二,确保使用综
合绩效最好的供应商,尽量减小需求变动,控制牛鞭效应等,都是从根本上降低供应链的
总成本。或许有人会说,采购是支持部门,要以服务为导向,管理客户似乎不妥。其实,客
户导向并不是盲从。从专业的角度管理内外客户,其实是为了内部客户、公司的好。例如帮助
客户做好规划,供应商就用不着赶工,就用不着支出赶工费;说服内部客户更改不合理要
求,因为这些要求即使不增加公司成本,也会增加供应商成本,

"羊毛出在羊身上",终究

得公司买单。
这些在技能上对采购有新要求。要知道,

"攘外"与"安内"相比,"安内"往往更困难,需要采

购熟悉内外客户的业务、有更好的领导才能,并能从供应链的角度来阐述特定决策的影响。
举个例子。寄售模式下,供应商负担库存,公司的生产部门自然想把库存水位调得很高,永
无断料之虞。但是,采购要认识到如果最终产品下线或没法按照预期开拓市场,就会有一大
堆寄售库存呆滞;库存太高,供应商的资金积压太多,资金成本就很高。如果供应商规模较
小的话,资金成本就更高(大公司贷款,往往拿到的利息比小公司好,就是这个道理)。这
些成本都得最后转嫁到采购方,直接地或间接地。这里采购就得懂生产、计划、预测,以及把
预测转化为库存水位,并理解库存成本、货币的时间价值等。这还没完,你还得去说服生产
线上的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看到的大都是供不应求,需求总是源源不断。市场瞬息万变、需求
锐减对他们来说貌似遥不可及,或者不是他们的问题。如何把这些解释清楚,你还得懂市场。
总之,采购得向供应链管理转化,要说服而不是压服,要通过支持、协助来影响而不能光靠
行政命令。
第五个台阶,也是最高阶段,是全面增值。卖得好不如买得好。在很多行业,采购成为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汽车制造业,原厂每

100 元的成本中有七八十元得付给供应商;在合

同加工业,人工成本都差不多,能否接到单,采购拿到的材料价格至关重要。这些都使采购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购是公司的命脉,不但在于成本节支,而且在于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
和技术含量。源于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增加,采购上升到战略层面。相应地,采购指标也增
加了很多财务、运营方面的内容,例如现金流、资产管理等原来由运营、财务部门负责的指标。
这个阶段的问题是,采购关系到公司的存亡,但其手段往往是第二阶段的价格谈判,说白
了,就是利润转移。这就如扛着土枪土炮来打核战争。美国的汽车行业可谓代表。采购致力于
压榨供应商的最后一个银元,结果是双方关系恶化,势同水火。长期下来,行业面临崩溃。
原因很简单:采购的全面增值不是通过优化供应链、解决问题来降低供应链成本,而是通过
强势做法转移成本到供应商处。采购的失败就在于没法打造一流的供应链,公司自然也就没
法在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五个阶段很难割裂。事实上五个阶段的事采购都在做,或者至少是试图在做。不同的是在
采购强的公司高阶段的事做得多,是大采购;采购弱的公司更多地是做低阶段的事,是小
采购。
这也不意味着如果要增加价值,采购一定得处于高阶段。很多伟大的公司的采购还处于第二
第三阶段,但这并不一定影响他们成为伟大的公司。相反,有些公司的采购已经是第四阶段,
但公司、行业却在往深渊里掉,因为竞争、经济等原因,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