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其根本原因

是体内铁缺乏,补充铁剂是治疗的根本措施

[1]。传统的补铁治疗方法由于其较重的胃肠道

反应等,儿童服药的依从性较差,从而导致其治疗效果降低

[2]。一般认为儿童缺铁性贫血

绝大多数是轻度贫血

[3],虽然有人认为每日补铁和间断补铁方法对小儿 IDA 效果差别不大,

但进一步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拟从细胞学特点方面探讨小剂量间断补铁治疗小儿轻度缺
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保门诊接诊的

IDA 患儿 46 例,男 20 例,女 26 例,年龄 7 月~3 岁,随机分为

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23 例。观察对象的入选标准:3 岁以下婴幼儿,Hb<105 g/L

的轻度贫血,且红细胞比容

(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4 项

中有

3 项异常者(Hct<33%,SF<16μg/L,SI<60 μg/dl,TIBC>350 μg/dl)。

  所有病例均给予硫酸亚铁口服,并辅助维生素

C 100 mg/次,每日三次口服。对照组采

用传统补铁治疗方法,即按照元素铁

2 mg(kg·次),每日 3 次,饭后口服;试验组按照元素铁

2 mg(kg·次),隔日 1 次,早餐后口服。观察 2 个月,每月到门诊随访及发药 1 次。观察期结
束后贫血未纠正的患儿继续予以补铁治疗。

  

1.2 评价指标

  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及

2 个月观察期结束时分别检测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
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血清铁(SI),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血清铁蛋白(SF)。其中

RBC、Hb、Hct、MCV、MCH、MCHC 采用 Sysmex CA500 血常规仪检测,SI、TIBC 采用亚铁
嗪还原法测定,

SF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另记录患儿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0.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加四分位数[M(Q)]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秩和检验

(Wilcoxon 配对法),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或两独

立样本秩和检验

(Wilcoxon 两样本比较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认为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体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红细胞各项指标:两组
治疗前

RBC、Hct、Hb、MCV、MCH 及 MCHC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经铁剂治

疗后,上述指标与其治疗前比较均升高

(P<0.05 或 0.01),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 均

>0.05),见表 1。

  血清铁水平:治疗前

SI、TIBC 及 SF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经补充铁

剂治疗后,两组

SI 及 SF 均较其治疗前显著升高(P 均<0.01),而 TIBC 则均较其治疗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