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2.6         应用对象应能对工厂设备和器件进行物理对象的建模,而不应只是用标记名来表
示。这包括可以建立复杂的多变量的数据结构。

2.7         当生成新的模板或实例时,集成开发环境应能锁定某些属性,使在新生成的模板
和实例中这些属性均不可更改。

2.8         必须为应用对象提供集中的数据库存放应有的信息,并允许所有的开发者共享这
些对象而且保证任何时候都同时只有一位开发者有权对同一个模板或对象进行修改。

2.9         必须能够配置历史数据库的存储数据而不需要另外的工具。

2.10     必须有一个分布式报警子系统,支持条件报警,事件报警以及扩展的概要报警。

2.11     负责通讯的 I/O 服务器必须能够同时与运行在 Microsoft Windows 2000 and 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上基于多种协议(如 OPC,DDE)的多个客户端应用进行通讯。

2.12     必须具备对 IO 服务器的远程启动,配置及协议的诊断功能。

2.13     必须提供一种远程/集中诊断能力,这种诊断能力应支持对进程、硬件、平台和各个
对象的监视,并具有控制运行时执行的能力。

3、             运行环境系统在运行模式下的用户功能要求:

3.1         必须可以基于分布的点对点的系统架构。

3.2         必须包括一个包含多个计算机的模型,该模型实际上具备统一的分布式命名空间
而并不需要有任何数据的复制。

3.3         必须具备无需重新安装软件便可以实现对应用程序的远程重新部署的功能。

3.4         必须是基于发布和订阅的通讯机制而不是查询方式,从而使通讯量最小化。

3.5         必须允许对分布式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集中的管理和控制

3.6         必须能实时操作满足毫秒级的事件响应。

3.7         必须能以每秒上千的速率来监视和响应大量的异步数据和事件消息。

3.8         系统必须能够对系统资源(CPU 利用率、存储器等等)进行告警。

4、             安全机制系统应满足的安全机制:

4.1         必须具有利用 Microsoft Windows 安全模式的集中的安全特性。

4.2         必须在工厂,区域和设备可能的最低一级的底层数据具备数据安全模式。、

4.3         必须可以设定和改变用户,设备和区域的安全设置。

4.4         必须能够提供设置和修改安全设定的安全模板。

5、             系统维护软件供应商应提供软件维护和支持体系,以保证用户在软件的整个工
程生命周期内获得软件的全部价值。这种支持体系应规定基本担保范围,并为优先支持和
后续软件升级提供延伸保证期。支持服务应能够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通过技术支持
网站提供。

5.1         软件供应商应为产品提供交货后 90 天的担保。在担保期内,供应商应在正常营业
时间内提供支持。应及时解决任何软件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