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人格是否会对绩效产生影响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工作是人做的,所以影响工作绩效的
首要因素便是人。起初,研究者主要集中研究各种不同的人格因素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但是
却发现,人格与工作绩效之间不存在明显关联。这样的想法,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才有所改变。因为那时,人们发现,人格虽然多种多样,但是都可以归结为五个维度进行衡
量: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和情绪稳定性,并编制了相应的

“大五”人格量表。之后

研 究 发 现 人 格 至 少 与 绩 效 的 某 些 方 面 存 在 显 著 性 相 关 。 例 如 :

Barrick 、 Mount  和

Judge(2003)通过总结发现:责任心可以对所有职业的高绩效起到好的预测效果。也就是
说,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高责任心的人,都可以取得更高的绩效。类似的还有情绪稳定
性,虽然在某些工作领域,它的预测效果没有责任心那么好。另外的三个维度虽然没有前两
者有如此好的预测力,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工作领域,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例如,服
务行业人员的绩效和宜人性有关;开放性则有利于研发、市场人员的绩效。由此,人格与绩
效的研究,得到了重大突破。

那么,是不是责任心越高越好?在很多年内,人们一直认为他们的关系是线性的,即责任
心越高绩效越好。但是

Le 等人(2011)的研究打破了人们的这个认识。通过对两批不同的被

试进行研究,都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人格与绩效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这里的人格主要
指责任心与情绪稳定性。工作绩效包括任务完成情况,组织公民行为和反工作行为。他们还
发现,工作复杂度在这个人格

-绩效的曲线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对于高复杂

度的工作,基本上责任心或情绪稳定性越高,绩效越好。但是,对于低复杂度的工作。则是
一个倒

U 型关系。当责任心或情绪稳定性高到一定程度,绩效反而会下降。这样的结果,也

启示企业招聘时,应该根据岗位的复杂程度,挑选具有匹配人格特点的人才。

2)能力

从认知能力到情绪智力中国自古有

“贤才”与“能才”之分。也就是说,除了人格因素,员工的

能力大小,也是对绩效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之一。最开始,人们通常用认知能力来代指能力,
主要指信息接收、加工的能力,传统上通过经典的智力测验的分数高低加以衡量。不过,现
在 人 们 普 遍 认 为 , 智 力 仅 仅 能 解 释

  20% 左 右 的 工 作 绩 效 ( Goldstein ,   Zedeck ,   & 

Goldstein, 2002)。这也就是说,人类绩效中还剩下大部分没有可解释的因素。这也就促使
研究者去发觉更多可能与工作绩效相关的因素,情绪智力的概念应运而生。

Mayer 认为情绪

智力是识别情绪的含义及其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共包括四
个 成 分 : 觉 察 情 绪 、 引 发 促 进 思 考 的 感 觉 、 理 解 情 绪 信 息 , 以 及 管 理 情 绪 的 能 力

Mayer,Caruso, & Salovey,1999)。他们定义的情绪智力又被称作基于能力的情绪智力

模型。

近二十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到情绪智力与绩效的相关关系。正像

Goleman(1995)指出

“来自 Hay 集团(合益咨询公司)对 500 多个组织的研究表明,高层领导出色表现的 85%
以上要归因于情绪智力而不是

IQ(智力)”。而 Watkin(2000)干脆则说“使用情绪智力的

招聘决策能导致

 90%的成功率”。并进一步阐述说,“在任何行业和领域,区别高绩效者的不

 IQ 或专业技能,而是情绪智力。”   更进一步,Joseph 和 Newman(2010)还对情绪智

力和大五人格对工作绩效的增值预测效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即研究在排除其他因素后额外
带来的预测力,结果发现,情绪智力对工作绩效的增值预测效度显著高于大五人格,虽然
不如认知能力对工作绩效的增效预测效度强。也就是说,除了上面提到的认知能力可以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