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李云经经商失败,只好重返教坛,在隆都后沟学校做教书匠。仿佛他天生是个教书

匠,重执教鞭后,因教学有方而声誉日隆。

1935 年春,被聘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1937

年,李云经被转聘为庵埠郭垄小学校长,直至潮州沦陷,举家辗转香港。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很难考证李云经弃教从商的真实动机。很多书上说:李云

经因家境贫寒,时局所迫才从商,但他天生就缺乏经商的头脑。

不过也有环境因素。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定居海外各国的潮汕人约六七百万,

如果加上移居港澳台的潮汕人,人数在

1000 万以上。

李云经生活在这个大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的是传统家教,他不可能不受其影响。在

潮汕,处处流传着海外游子建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失望多于希望,仍构成潮汕人
涉海闯荡的原动力。

不管李云经动机如何,他是他们中的失败者;亦不管时局如何动荡,商场如何险

恶,他还是回到原点

———重执教鞭。

我们从李氏家教,找不出丝毫经商敛财的基因,造就李嘉诚成为一代商界天骄的,是
他年少时的经历。

创造能力

2  环境改变人生

李云经一生无成,把希望寄托在长子李嘉诚身上。李嘉诚不负厚望。他聪颖好学,

3

岁就能咏《三字经》、

《千家诗》。

5 岁那年,李嘉诚进了潮州北门街观海寺小学念书,李嘉

诚读书的悟性与勤勉,深得父亲的赞许。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逐步侵占了中国的半壁山河。不久,潮州沦陷于日军的铁蹄

之下。执教多年的李云经彻底失业,同时李嘉诚也失学了。

所幸内地烽火连天,兵荒马乱,香港却是太平盛世,一派祥和繁荣,成为战时的

避难所。特别是,妻弟庄静庵是香港的殷商,是惟一可以投奔的对象。李云经与妻庄碧
琴商议多日,决定前往香港投靠庄静庵。

1940 年冬天,李云经一家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 10 多日,终于来到香港。李嘉

诚一家到来时,庄静庵腾出房间让李氏一家住下,设家宴为姐姐、姐夫洗尘。席间,他
仔细询问了家乡的近况,然后为姐夫介绍了香港现状,劝李云经不要着急,先安心休
息,逛逛街,再慢慢找工作。

庄静庵未提起让姐夫李云经上他的公司做职员,这是李云经夫妇始料不及的。庄碧

琴想去质问弟弟,但被李云经拦住了。他不想给妻弟添太多的麻烦,来香港投靠妻弟,
已是万不得已。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日军的铁蹄很快便踏上了香港。在日军统治下,

香港百业萧条。李云经挣的薪水越来越少,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拼命工作。由于长年
劳累,再加上贫困、忧愤,李云经染上肺病,终于在家庭最困难时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