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防水要求时,最小厚度为

250,且板厚与计算区段的跨度比不宜小于 1/20(上:

5.6.2 条);  (2)筏板基础悬臂板伸出长度不宜大于 2m(上:第 5.6.4

条);  (

3)筏板纵横向支座钢筋应有总量 1/4 连通,跨中钢筋按实际配

筋率全部通过(上:第

5.6.7 条)。  4. 箱形基础  (1)平均每平方米箱形

基础面积上墙体长度不小于

40cm,或墙体水平截面积不小于箱形基础面积的 1

10,其中纵墙配置不小于总配置量的 3/5(上:第 5.7.1 条);  (2)上

部建筑体形应尽量规则,平面宜对称布置,荷重分布均匀,结构重心与形心宜
重合(上:第

5.7.2 条);  (3)箱基高度宜大于箱形基础长度 1/18,并不

宜小于

3m(上:第 5.7.3-2 条);  (4)底板及外墙厚度不应小于 250,内

墙厚度不宜小于

200,顶板厚度不宜小于 150 (上:第 5.7.3-3 条);  (5)

考虑整体弯曲影响,跨中钢筋配置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横方向支座钢筋应有
总量

1/4 连通,跨中钢筋全部通过(上:第 5.7.4 条);  (6)箱形基础内

力分析,应尽量考虑整体弯曲加局部弯曲作用(上:第

5.7.5 条);  (7)

箱形基础在施工、使用阶段均应验算抗浮稳定性,浮力分项系数

1.2(上:第

5.7.9 条);  (8)迎水面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 50 ,砼裂缝宽度

≤o.2(地:

4.1.6 条 ) 。     5.  桩 基 础     ( 1 ) 桩 型     ( a ) 预 制 桩 300×300 ~

500×500(国:图集 97Q361)  (b)钻孔灌注桩 φ550~φ800   (c)预应
力管桩

φ300~φ800(上:图集 DBJT08-92-2000)  (2)桩基持力层选择

 

a)桩基宜选择压缩性较低粘性土、粉性土、中密或密实的砂土作为持力层(上:

6.1.3 条);  (b)桩端全断面进入粘性土层或中密砂土深度不宜小于

0.5m,同时也不宜小于桩的一倍边长或直径。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时,其桩端
下持力层应有足够的厚度(上:第

6.1.4 条);  (3)桩基承载力值确定

 

a)宜采用静载试验 Rd=Rk/T.(上:第 6.2.3 条);  (b)当没有进行桩

的 静 载 试 验 , 按 地 基 土 对 桩 的 支 承 能 力 确 定 :

Rd=RSK / Υs+RPK /

ΥP==UP

∑fsili/Υs+fpAp/ΥP(上:第 6.2.4 条);  (c)没有静载试验,

但有静力触探资料时,按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确定:

Rd=RSK/Υs+RPK/

ΥS=Up

∑fsili/Υs+αbPsbAP)/ΥP(上:第 6.2.5 条);  (d)按桩身结构

强度确定(上:第

6.2.6 条)  预制桩 Rd

≤(0.6~0.75)fcAP   预应力桩

Rd

≤ ( 0.6 ~ 0.75 ) fcAp-0.34Apσpc      灌 注 桩 Rd≤0.60fcAp      钢 管 桩

Rd

≤0.55fA    (e)抗拔桩承载力确定:Rd‘=Up∑fsiλili/ΥS+GP(上:第

6.2.7 条)。  (4)灌注桩构造(上:第 6.1.9 条)  (a)设计桩径等于钻
头直径;  (

b)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水下施工不宜高于 C30;

 

c)钢筋笼应穿过淤泥质土层、液化土层,不小于 2/3 桩长(国:第 8.5.2

条);  (

d)箍筋间距 200~300,主筋保护层不应小于 50;  (e)配筋

率:承受轴向力桩

0.42%,承受水平力桩 0.65%。  (5)布桩原则(上:第

6.1.1l 条)  (a)群桩的形心与荷载重心重合;  (b)桩中心距不小于 3
倍桩径或边长;  (

c)独立承台下不宜少于三根桩;  (d)当独立承台

采用一桩或二桩,条形基础采用轴线桩时,承台之间须设置连梁;  (

e)墙

下轴线桩时,墙转角及交叉部位应设桩;底层门洞下不宜设桩。

回复

 2 楼 2012-04-26 18:02 举报 |

nmgtlskq
平淡生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