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再生段终端间传送
OAM 信息;D4-D12
是复用段数据通路字节(

DCCM),共 9×64kbit/s=576kbit/s,用于在复用段终端间传送

OAM 信息。DCC 通道速率总共 768kbit/s。

在一组光路上(包括一收一发)只能构建一条

ECC 通道。ECC 通道的建立方式也是采

用发端站并发,收端站选择建立路由的方式。其选择原则是根据最短路径建立路由(需要注
意的是这里的最短路径不是指地理上的实际距离,而是指路由表中的逻辑距离,即间隔站
点的数量)。

当两个或多个网元之间没有光路互通时,可以用以太网来扩展

ECC 通信。扩展 ECC 分

为自动扩展

ECC 和人工扩展 ECC。在自动扩展 ECC 方式下,只需要将两个网元的以太网口

用直连网线连接(或标准网线通过

HUB 连接),扩展 ECC 即通,不需要指定 server 和

client;在人工扩展 ECC 时,需要将其中的一个网元设为 server(一般是将距网关网元距离
最短的网元设为

server),其它网元设为 client。若只有两个网元互连,则可用直连网线直

接将网元连接起来;若有多个网元,则用标准网线将网元连至同一个

HUB 上(图一)。

图一

3 ECC 网络过大导致通信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DCC 链路越多的网元,信息量就越为集中,而其带内带宽始终不变只有 768Kbps。在

最短路径寻径方式下,无论网元可以接入多少

DCC,无论网元的转发能力有多么强大,网

元管理信息的出口始终只有一条:最短路径

DCC,在这个最短路径上导致了数据拥塞。

网络过大,网管与网元间的通信量巨大。一方面网管需要定时查询一些网元的信息,另

一方面,网元会自己产生一些性能、告警数据上报给网管。这两个方向上的数据都需要经过
网络上的一些主干网元比如网关等。可以想像,当所有末端网元的数据都上报到网关网元时,
该网关将会承担繁重的通信任务。当通信量超过该网关网元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时,通信也
就变得不稳定了。

一般来说,每个告警的开始、结束信息都要包含

30 个左右的字节,而只使用 D1~D3 时,

实测单

DCC 链路的转发能力为 20k byte/s 左右,也就是说,不含性能监控信息的情况下,

每秒能传送的告警是

700 多个,而告警上报后网管未及时应答时,则会重复上报告警,加

剧网络拥塞。一旦打开性能监控和上报,管理通道上的数据也会变得更为拥塞。当各

DCC 通

道趋向于满流量的时候,

DCC 通道瓶颈就会出现丢包现象。由于目前无缓冲溢出处理的机

制,

ECC 各层在发生缓冲区满后,对溢出报文都是直接丢弃,无任何反馈和通报,上层软

件毫不知悉。当由于所有告警在同一时间上报,而目前设备的

DCC 转发缓冲有限,所以在

管理

DCN 的瓶颈链路上会出现 DCC 转发缓冲溢出而导致报文丢失。

大的网络跟小网相比,网络的稳定性较差,而维护网络所花费的开销又会较大。一个大

的网络,中间有一个网元脱网的概率大大增加。网管以

1 分钟为周期与设备尝试通信;连续

2 次连接不上(2 分钟超时)则判定通信连接中断。 假设第一次连接报文丢失,那么若第二
次报文出现些许延时,就可能造成瞬间脱网的错误判断。

找通信资料上一览通信文库!

http://wk.yl1001.com/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