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对于国贸,还是第一次涉及这么个课程,当然听完老师的课,给了很大的启

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含义,也懂得了它的重要意义,所以学习好国际贸易不管
我们是否是这个专业也都是必要的。因为从中,可以折射出很多的道理,对于任
何人、任何专业都是使用的,他是一门独到的科学。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
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国际贸易
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不同关税区,即不同国家
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研究这些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的产生
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揭示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学习完这门课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课题,我现在要讨论的就是中国与
美国的国际贸易逆差,用老师所教的知识来分析。

     首先要看的是我国与美国的贸易逆差的现状。

  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
系取得长足的进展。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

1979 年中美贸易额为 24.5

亿美元,

2005 年中美贸易总额达 2116.3 亿美元。2005 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

1629 亿美元,从美国进口 487.3 亿美元,顺差为 1147.7 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
2005 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 24.5%,达 2016 亿美元。在中美贸易中,1979-
1982 年美国为顺差,1983 年开始出现逆差,1996 年贸易逆差达 395 亿美元。中
国方面的统计则表明,在

1979-1992 年的 14 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自 1993

年转为顺差,

1996 年顺差为 105 亿美元。显然,中美两国关于双边贸易平衡状况

的统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到底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美方统计方法高估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
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之中,但它实际上有很大比例应归于中国之外其
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它在计算美国对中国的进出口
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
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中美贸易逆差。中美双方在最近

5 年的官方统计数字

如表

1 所示,它表明双方计算的贸易逆差的偏差虽有逐年减少之势,但仍然很

大,美国现有的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逆差的实际数额。

 

即使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差异而对中美贸易逆差进行修正

(介于二者之间,但

更接近于中国官方数字

),经过调整的贸易逆差数额仍然远远高于其真实值,其

主要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贸易模式。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
国由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逐
渐向中国转移,它一方面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另一
方面也促进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加工贸易占总贸易额的

50%

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的。加工贸易模式属于两头在外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