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采取在粮面铺垫麻袋等吸湿材料的方式,利用吸湿材料将冷热界面进行分隔,使粮食结露
的界面转移到吸湿材料上,并及时对吸湿材料进行晾晒更换,避免粮堆表层水分的升高。
  

2.3 储粮温度变化

  经过机械通风降温,试验低温仓

4-2 号仓上层平均粮温 4.3

℃,中上层平均粮温

4.5

℃,中下层平均粮温 5.4℃,下层平均粮温为 4.6℃,整仓平均粮温为 4.7℃。此时对照

5-2 号仓上层粮温为 15.6

℃,中上层平均粮温为 23.4℃,中下层粮温为 25.5℃,下层粮

温为

24.3

℃,整仓平均粮温为 22.2℃。

  

2.4 粮面压盖

  

4-2 号试验仓在粮温降低后,为了保持粮堆的低温,采取双层塑料薄膜压盖,在低温的

粮面上铺一层席子,再铺一层棉毡,然后将预先利用热合机连接好的厚度为

0.12 毫米的塑

料薄膜铺于棉毡上,边角埋入粮堆内

0.5 米,为第一层薄膜,之后在薄膜上放置支撑木架

框,高度间隔

35 厘米左右,在木架框上铺放第二层薄膜,铺平,拉紧,边角用木条钉于仓

壁上即可。粮面压盖后,考虑仓房的密闭性与保温性,加强对仓房的管理,检查粮情应在早、
晚寒凉时进仓,电灯用一盏开一盏,尽量避免一切热源。
  

3 低温与粮食品质的变化

  试验仓粮温降低以后,从

2010 年 12 月 23 日开始取样,取样点设置如图 2 五角星符号

所示,每隔

10 天取一次样品,5 个取样点分别做粮食品质指标测定,结果取平均值与对照

仓进行比较。
  

3.1 降落数值的变化

  降落数值反映的是在稻谷籽粒中

α-淀粉酶的活性,α-淀粉酶活性越强稻谷的品质越好。

陈米的品质不如新米的品质好,其原因之一是陈米中的淀粉酶活性丧失,使香味、粘性和柔
性下降。降落数值测定时利用

α 淀粉酶在一定温度下对糊化淀粉液具有水解作用的原理来测

定其酶活性,水解液化后的淀粉液粘度明显下降,降落数值越小。通过粘度的变化来反映酶
的活性,降落数值小,粘度低,表示酶活性强,反之亦然

[3]。

  从表

1 可知低温储藏时稻谷的降落数值比常温储藏时小,表明低温储藏时粮食籽粒中

α-淀粉酶活性比常温储藏时强。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低温下稻谷降落值的递增速度明显
小于在常温储藏条件下降落值的增加速度,低温储藏过程中降落值变化比较缓慢,说明

α-

淀粉酶活性丧失慢,粮食新陈代谢活动较弱,陈化受到了抑制,低温储藏可以延缓降落数
值的升高。
  

3.2 脂肪酸值的变化

  脂肪酸值是粮食储藏中粮食品质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脂肪酸值越高,粮食
品质越差,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粮食脂肪酸值的方法来衡量粮食品质的劣变程度。
  从表

2 可以清楚的看到稻谷在不同条件下储藏,脂肪酸值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

加。但是增加的速度有所不同,低温储藏时脂肪酸值的增加明显低于常温储藏方法。这是由
于在常温储藏中,温度较高,促进粮食中脂类的水解,致使脂肪酸值增加,低温储藏中,
低的温度可以延缓粮食中脂类的水解,因此低温储藏可以控制脂肪酸值的增加速度

[4]。

 

3.3 总淀粉含量的变化
  淀粉作为谷物籽粒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而其含量也常作
为评价谷物营养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在储藏期间淀粉含量也会发生一定变化,所以
用淀粉含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粮食的稳定性

[5][6]。

  从表

3 可知,在常温储存条件下,总淀粉含量首先逐渐增高,然后逐渐降低,低温条

件下由于后熟在低温下速度较慢,总淀粉含量增加速度要比在常温条件下缓慢,但稻谷在
两种储藏方法上总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总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这是因为在储
藏过程中,稻谷的水分开始有所降低,同时由于新收获的稻谷的后熟合成作用的影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