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一)柯达全行业收购案

1998 年两会结束后不久,国务院总理朱基签署了计划,中国政府同意全

球胶卷业的老大美国柯达公司对中国胶卷工业实施全行业收购。根据协议,中国
胶卷业的

7 个企业将全部与柯达建立合资企业,柯达承诺投入 10 亿美元资金,

并把世界一流的感光技术带到中国,这个轰动了国际商业界的协议被称为

98

协议 。

“98

协议 是一个空前和绝后的协议,几乎把中国的整个感光行业(除乐凯

外)全部收于囊下。柯达还在

98 协议后附带了一条苛刻的条件,三年内不允许

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这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了

垄断

的作用,一下子把富士等

竞争对手排除在外。

收购始末
世界感光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长期为少数几家大公司所垄断

,

人称 两个半

:

美国柯达一个

,日本富士一个,德国的爱克发算半个,

其他都是 小字辈

,不值一提。

80 年代以前,柯达一直是世界胶卷行业的龙头老大,对富士根本就不屑一顾。

然而

,进入 80 年代,富士借助日本政府的国内市场保护措施,悄悄崛起,转眼间吞

掉了柯达

25%的市场,等到柯达回过味来,老大的座位已非富士莫属了。

1993 年,裴学德入主柯达,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提出拓展国际经营空

,开辟营销渠道,呼吁克林顿政府制定计划,以帮助打开日本市场,并建议美国政

府考虑对进口的富士胶片增收关税。与此同时

,柯达关闭了经营不善的澳大利亚

工厂

,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
1993 年,裴学德率领柯达代表团来中国,向中国政府表达了柯达全行业收购

中国感光材料工厂的意图

,同时在中国建立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感光工业。几个

月后

,裴学德与朱镕基副总理达成原则性协议,双方就这一问题开始谈判。
当时中国感光材料的消费水平落后于美国和日本

,但消费的年增长速度是美

国的

4 倍和日本的 5 倍。预计到 2005 年,中国将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大感光材料市场。正是看好这一点

,柯达、富士和爱克发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希

图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进而垄断中国市场。

在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前

,应当说中国的感光材料工业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

共有厦门福达、汕头公元、无锡阿尔梅、上海感光、天津感光、辽源胶片以及乐凯七

 

家感光材料工厂。 但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富士、柯达等外资相继进入中国, 本

土企业纷纷败下阵来。到

90 年代,中国胶片市场已经大半落入外资之手,国内

感光企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边缘

,6 家企业陷于停产和亏损境地,最多一家负债已

40 多亿,只有乐凯尚余一丝招架之力。

外资抢占中国市场的手段有三种:廉价销售、设立专卖店、合资控股。
廉价销售。在美国本士

,柯达彩卷的零售价格为 5 美元左右,在日本国内,富士

彩卷大致也在这个价位上

;国际市场批发价,柯达卖 2.6 美元,富士卖 2 美元;而到

了中国的海岸价

,柯达和富士只卖 1.3 美元。

设立专卖店。柯达和富士凭借其雄厚的财力

,在中国各地建立销售网点和彩

扩店。柯达在中国设立的专卖店有

3500多家,富士有2000多家,爱克发有500多

家。

合资控股。通过合资控股

,可以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增强竞争实力,控制中国

市场

,挤退外来竞争者。富士几次与中国同行谈判合资末果。柯达在同乐凯的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