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审计风险就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是决定审计风险水平高低的

关键因素,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如果审计人员确

定的重要性水平较低,则审计风险就会增加;所以审计人员必须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

来降低审计风险。这里,重要性水平指的是金额的大小,而且是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

来判断的。比如,一般来说

4 万元的重要性水平比 2 万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如果重要性水

平是

4 万元,则意味着低于 4 万元的错报与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与决

策,审计人员仅仅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高于

4 万元的错报或漏报。如果重要性

水平是

2 万元,则意味着金额在 2 万元到 4 万元之间的错报或漏报仍然会影响到会计报

表使用者的决策与判断,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金额在

4 万元以上的

错报或漏报,而且还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金额在

2 万元至 4 万元之间的错报或

漏报。可见,重要性水平是

4 万元的审计风险比重要性水平是 2 万元的审计风险低。其次,

在一定程度上,审计风险水平的高低又反作用于重要性水平。审计人员在对重要性水平进

行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审计风险这一因素。

《独立审计准则第

10

——

审计重要性》第

ll 条就指出了审计人员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时,应当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第
3

款就是考虑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 ,如果内部控制越差,评估的审计风险

越高,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应越低;反之,如果内部控制行之有效,审计风险综合评估

水平较低,则重要性水平可以确定得高一些。

 

    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反向关系,所以重要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

响审计人员对其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确定,进而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所面临的审计风

险。如前例,如果原本是

4 万元的错报或漏报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而审计

人员将重要性水平评估为

2 万元,显然,重要性水平偏低,这样会使审计人员误认为审

计风险较高,为了降低较高的审计风险,就会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追加审计程序,而

实际上没有必要,只能是浪费时间和人力,降低了审计效率。相反,如果原本

2 万元的错

报或漏报就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而审计人员却将重要性水平确定为

4 万元,重要性水平偏高,这样会使审计人员误认为审计风险较低,所执行的审计程序

要比原本应当执行的审计程序少,审计范围小,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必然导致错误

的审计结论,其结果是审计人员承受的审计风险增加。由此可见,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

之间成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对审计人员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范围有着直接

影响,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由上所述,由于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成反向关系,

所以可以推定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审计风险越高,所需

收集的审计证据数量也就越多。根据这一关系,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其对审计风险的评估,

来确定审计证据的需要数量,以达到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的要求。如果审计人员初步估计

的审计风险水平较高,说明审计对象较为复杂,审计的内容也较为广泛,审计人员发表

恰当审计意见的难度就大,失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时审计人员就要实施越详细的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