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有与闻的。

¹

北大的改革尽管得到一批具有自由思想的教授的支持, 但从历史资料来看, 虽然5大学令6

已经赋予他们权力了, 但他们也没有先行动起来去争取。

但经过蔡元培的北大改革之后, 教授们开始觉醒, 有时也为维护他们的权力而斗争。比如, 1924 年

教育部公布的

5国立大学校条例6就遭到了北大教授的反对。61 名教授先致信校长, 后评议会致函教育

部以示抗议。

º

在评议会致教育部函中称, / 教授自治, 实本于世界现代之潮流, 而合于中国目前之需要,

大部对此潮流及需要, 正宜维护之培植之, 以期其发挥而光大, 今乃竟设董事会以钳制之, 使大学内部各
种机关, 莫不蜷伏于其下, 而自治之制度, 盖难趋于发达。是不惟无补中国目前之实际, 且有违世界现代
之潮流矣。即此一端而论, 此次公布之条例, 其不合时宜, 已可概见。0

»

1925 年又发表要求取消大学条例

之宣言。因此, 北大就一直没有建立董事会制度。1925 年代理部务的教育次长马叙伦就下令取消东南
大学董事会, 这可能有北大教授之贡献。但是, 他们也仅仅是获得了局部的胜利。

1929 年的5大学组织法6以及 1939 年的5大学行政组织补充要点6开始缩减教授治校权力, 教授们却

没有组织起什么有效的抵抗行动。1948 年颁布的5大学法6虽然又给予教授比较大的权力, 但这也是在
政府主导下制定的。不过, 1948 年之前, 北大以及交通大学颁布的章程都给予教授很大的权力, 但这毕
竟是少数, 大多数的大学都是在严格执行政府的法令, 甚至像劳动大学还达不到政府的要求, / 该校行政,
采用校长集权办法。大学组织法所规定之校务会议, 甚少施行, 财政一切, 向未公开, 教职员啧有烦言。
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 秘书四人, 在国立大学中仅见。0。

¼

总之, 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建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教授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了政府的法令, 而

没有主动去争取。因此, 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权力就会随着政府政治控制的强弱而减增。民国初年, / 民
主共和成为时髦的口号

0时, 教育部就颁布了赋予教授很大权力的5大学令6; 国民政府建立后, 政治走向专

制时, 政府所颁布的法令就收回了一部分教授治校权力; 40 年代后期, 国内民主斗争形势高涨时, 教授治校
权力就又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 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总是受制于政府, 也就无法产生对政治的免疫力。

二、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设计与维护: 以少数精英为主体

尽管教授治校制度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 但是教授治校制度还是在当时的少数精英主持下设

计的。早在

5大学令6出台之前, 就有许多对于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的议论。陆费逵在5敬告民国

教育总长

6一文中说: / 共和国之学制, 以法国为最善。法国立法之精神, 全在用合议而辟独断。其合议之

关于全国者, 为高等教育会议。盖兼听则聪, 众人之讨论胜于一人之独断也。

0

½

庄俞的

5论今日之高等教

育会议( 敬告中央教育部之一)6也认为: / 又尝闻之, 意国有公共教育会议, 亦会议体之教育行政机关也,
其职任甚繁重

, ,会员凡三十六名, 其三分之一由学部大臣选任, 三分之一由议院互选, 三分之一由高等

学校教授定之。此又今日之高等教育会议所可采仿之制也。

0

¾

这些议论都反映在蔡元培亲自起草的

5大

学令

6中。

¿

蔡元培在

5我在教育界的经验6一文中就谈到, / 我的兴趣, 偏于高等教育, 就在高等教育上多

#

75

#

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特点分析

¹

º

»
¼
½

¾

¿

蔡元培. 回任北大校长在 全体学 生欢 迎会上 演说 词[ A] . 高 平叔. 蔡元 培教 育论 著选[ C] . 北京: 人民 教育 出版 社,
1991. 233.
北大继续反对大学条例: 评议会致教育 部函[ A] . 王学珍, 郭建荣. 北京 大学史料( 第二卷) [ C] . 北京: 北京大 学出版
社, 2000. 104- 105.
同上, 105- 106.
视察国立劳动大学报告[ Z] . 教育部公报, 第 2 卷第 27 期.
陆费逵. 敬告民国教育总长[ A] . 琚鑫圭, 唐 良炎. 中国近 代教育 史资料汇 编( 学制 演变 ) [ C] . 上海: 上 海教育 出版
社, 1991. 619.
庄俞. 论今日之高等教育会议( 敬告中央教育部之一) [ A] . 潘 懋元, 刘海 峰. 中 国近代 教育史 资料汇 编( 高等教 育)
[ C]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830- 831.
高平叔. 蔡元培生平概述( 下) [ J] . 民国档案, 1987, ( 4) :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