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理室

(D)、隔离传输室(E)5 个独立的真空腔室组成.每个腔室的本底真空都达到 5x10-4Pa。金

Mo、In 和合金 Cu-Ga 的沉积主要在 A 室完成.采用直流脉冲溅射的方式。其中,In 和 Mo

是单质靶,

Cu.Ga 是合金靶且含 Ga 原子比为 27%.靶材的纯度均为 5N(99.999%).薄

膜生长的基底为硼硅平面浮法玻璃

f2mm)。由于 In 是低熔点金属.首先在不同温度的基底

上沉积

In,确定合适的工作点.然后采用交替叠层的方式制备 Cu-Ga/In 金属预制层。预制

层整体厚度

0.8μm。Cu/(In+Ga)原子比大约为 0.9。制备好的金属预制层被传输到室 B 中

进行

60min 的合金化退火处理.温度维持 150

℃。使各层相互扩散,达到成分和物相的均一

化。

  

1.2 硒化热处理

  完成合金化的样品在气氛管式炉

(D1 中进行硒化热处理。这个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硒

化,温度维持在

450

℃.时间持续 20min.由一个内置硒源提供硒气氛.整个过程管式炉

中充满氩气保护。总气压为

200Pa:第二步是高温退火。升温至 550

℃进行 60min 热处理.总

气压保持在

200Pa 左右。

  

1.3 性能及表征

  本实验采用日本理学

D/MAX.RA12KWX 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薄膜物相晶格结构.

采用

FEINovaNanoSEM430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及断面的形貌特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金属 In 溅射

  从图

2(a)~(f)可以看出,不同温度下溅射沉积的 In 膜。表面形貌有很大的差异。在室温

基底上沉积的

In 膜(a)由 2~5μm 大小的晶粒组成,晶粒之间尺度均匀且缝隙明显。薄膜比

较平整但致密度不高。将基底温度升至

100

℃(h)时,晶粒之间开始相互融合,晶粒缝隙基本

消失.开始有

5~10μm 的较大晶粒形成.但相对于室温条件总体变化不大。继续提升沉底

温度至

150

℃甚至更高.In 膜就会明显地分成两部分。一是由几十纳米的纺锤状品粒组成

"背景".二是在这些"背景"之上出现了大尺度的"颗粒"。由图 2(c)~(f)。∞可以清晰地看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