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那么,品酒师与侍酒师有何区别呢?

  在国外,由于没有品酒师这个单词,自然也无法比较,因此只能从中国特色出发,针
对国内的具体情况作大致的区分。葡萄酒的品酒师由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培训及考核,主要针
对在酒厂工作的技术人员,自然侧重于酿酒方面的知识,比如会要求对酿酒成本进行计算、
比较挥发酸等,这些都是国外葡萄酒品酒课程一般不会涉及的。相较之下,侍酒师教育培训
的对象则偏重于在葡萄酒流通及服务环节的从业人员。

  虽然针对的人群有所不同,但在国内,品酒师与侍酒师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一致的。面对
同一款酒,两者的品尝程序,对颜色、香气、口感及酒的综合评价都大致相同。不过,在得出
结论之后,品酒师侧重于要告诉人们,这酒为什么会是这样?于是就会从产区、风土、葡萄
品种、种植、酿造及年份等原因去进行分析;而侍酒师则侧重于讲述,酒应该怎么喝,在什
么场合、什么温度饮用合适,可以搭配什么样的菜肴?也就是说,在知道

“是什么”之后,品

酒师研究的是

“为什么”,而侍酒师看重的是“怎么喝”。

  侍酒师的历史

  事实上,侍酒师作为一种职业,由来已久。文字记载显示,早在

5000 年前的埃及就已

经有人饮用葡萄酒了。从那时候开始,历史文献中总能找到一些专门为帝王诸侯或达官贵人
提供餐饮服务指导的专家、佣人或奴仆,这些人无疑就是最早的侍酒师了。

  

4000 年前的古巴比伦《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中,女酒神西度里

Siduri)化作麦酒妇人,在湖滨的客栈中,为疲惫不堪的吉尔伽美什提供住宿,手持

“一

壶麦酒和一碗金色的麦片粥

”,不仅让他吃饱喝足,还指点迷津,帮助他找到穿过死海的方

法。这也许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侍酒师的原型了。

  对饮食相当讲究的暴君尼禄(

Nero,公元 37-68 年),拥有一位极有品味的顾问,此

人被称为优雅的仲裁者(

Arbiter of Elegance),他就是罗马《爱情神话》的作者佩特罗尼乌

斯(

Petronius)。据历史学家塔西图斯(Tacitus)的《编年史》记载,对感官享受的热爱令佩

特罗尼乌斯天赋异禀,他超人的品味备受王公贵族所推崇,被称为饮食与服饰的仲裁者,
没有其认可,任何东西都无法称为美味或者精致。可见,在宫廷里,佩特罗尼乌斯也起到了
侍酒师的作用。

  像西度里和佩特罗尼乌斯这样为客人提供酒水与食物服务及建议的专业人士,就是今
天侍酒师的雏形。时值今日,侍酒师的工作重心依然是服务与建议。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
记载还有许多,只是当时还没有

Sommelier 这个词,那是后来由法文转化而来的。

  在中世纪的法国,由于运输方式受限,酒类及食物在运送过程中经常会变质或腐坏,
于是有些贵族和修道士就会雇佣一些专业人士照料马匹、管理车辆,并根据天气的情况,有
计划地安排运输,以保证酒及食物的质量不出问题。这些人被称为

Saumalier,大概就是马

夫的意思。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

Sauma,表示用动物驮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夫越来越专

业,不仅要负责运输,还要负责储存,甚至于酒及食物的挑选都要为雇主提出建议,他们
就是第一代的侍酒师,而英文的

Sommelier 也正是由此转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