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果并不理想。最初的

PWMZVS 移相全桥控制器,UC3875/9 及 UCC3895 仅控制初级,需另

加逻辑电路以提供准确的次极同步整流控制信号

;如今最新的移相全桥 PWM 控制器如

LTC1922/1、LTC3722-1/-2,虽然已增加二次侧同步整流控制信号,但仍不能有效地达到二
次侧的

ZVS/ZCS 同步整流,但这是提高变换器效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 LTC3722-1/-2 的

另一个重大改进是可以减小谐振电感的电感量,这不仅降低了谐振电感的体积及其损耗,
占空比的丢失也所改进。

  

1.1.3 同步整流

  同步整流包括自驱动与外部驱动。自驱动同步整流方法简单易行,但是次级电压波形容
易受到变压器漏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批量生产时可靠性较低而较少应用于实际产品
中。对于

12V 以上至 20V 左右输出电压的变换则多采用专门的外部驱动 IC,这样可以达到

较好的电气性能与更高的可靠性。

  

TI 公司提出了预测驱动策略的芯片 UCC27221/2,动态调节死区时间以降低体二极管

的导通损耗。

ST 公司也设计出类似的芯片 STSR2/3,不仅用于反激也适用于正激,同时改

进了连续与断续导通模式的性能。美国电力电子系统中心

(CPES)研究了各种谐振驱动拓扑

以降低驱动损耗,并于

1997 年提出一种新型的同步整流电路,称为准方波同步整流,可以

较大地降低同步整流管体二极管的导通损耗与反向恢复损耗,并且容易实现初级主开关管
的软开关。凌特公司推出的同步整流控制芯片

LTC3900 和 LTC3901 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正激、

推挽及全桥拓扑中。

  

ZVS 及 ZCS 同步整流技术也已开始应用,例如有源钳位正激电路的同步整流驱动

(NCP1560),双晶体管正激电路的同步整流驱动芯片 LTC1681 及 LTC1698,但其都未取得
对称型电路拓朴

ZVS/ZCS 同步整流的优良效果。

  

1.2 建模与仿真

  开关型变换器主要有小信号与大信号分析两种建模方法。

    小 信 号 分 析 法 : 主 要 是 状 态 空 间 平 均 法 , 由 美 国 加 里 福 尼 亚 理 工 学 院 的
R.D.Middlebrook 于 1976 年提出,可以说这是电力电子学领域建模分析的第一个真正意义
的重大突破。后来出现的如电流注入等效电路法、等效受控源法

(该法由我国学者张兴柱于

1986 年提出)、三端开关器件法等,这些均属于电路平均法的范畴。平均法的缺点是明显的,
对信号进行了平均处理而不能有效地进行纹波分析

;不能准确地进行稳定性分析;对谐振类变

换器可能不大适合

;关键的一点是,平均法所得出的模型与开关频率无关,且适用条件是电

路中的电感电容等产生的自然频率必须要远低于开关频率,准确性才会较高。

  大信号分析法:有解析法,相平面法,大信号等效电路模型法,开关信号流法,

n 次

谐波三端口模型法,

KBM 法及通用平均法。还有一个是我国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丘水生先生

1994 年提出的等效小参量信号分析法,不仅适用于 PWM 变换器也适用于谐振类变换器,

并且能够进行输出的纹波分析。

    建 模 的 目 的 是 为 了 仿 真 , 继 而 进 行 稳 定 性 分 析 。

1978 年 , R.Keller 首 次 运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