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建筑业,这

5 个行业合计占贷款总额比例的平均值

4.7%。 从行业贷款占比来看, 行业贷款占比最高的制造业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近 500

倍。
  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在各家上市商业银行中都有突出表现,而且各家商业银行贷款行业
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呈高度一致的态势。在

17 家上市商业银行中,9 家商业银行其他服务业

贷款占比最高,

8 家商业银行制造业贷款占比最高。各家商业银行贷款占比较高的行业集中

分布在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没有一家商业银行在农
林牧渔业,采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的行业贷款占比可以排
到前五位。

 

  二、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成因

 

  (一)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

 

  银行业作为宏观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
政策的影响,也正是如此,宏观调整政策是银行业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成因之一。

 政府宏

观调控政策导致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的途径包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决定商业银
行贷款行业投向,

 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间接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投向。 

  首先,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决定商业银行贷款行业投向,造成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改革开放前,我国为了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

 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独家垄断并按照国家意

愿来配置信贷资金的模式。

 [1] 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国家继续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

存贷挂钩、差额控制

”的计划信贷制度。从 1984 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央行的职能,

国家专业银行进入企业化改革阶段,三家政策性银行陆续组建,股份制银行纷纷创建,城
市及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充实,但是银行与财政相互补充,共同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的情
况依然存在,直接导致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其次,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贷款行业投向,造成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1998

年,政府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一系列改革,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计划管理的模式
信贷计划由指令性计划变为指导性计划。

 [1] 然而,宏观调控政策在间接调节商业银行贷款

行业的投向方面作用重大。如国家的区域经济振兴规划、行业发展战略、淘汰落后产能的制度
规定等,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在不同行业贷款的风险和收益,商业银行出于政府宏观调控
政策导向和自己利益的考虑,会相应调整贷款的行业投向,从而引发贷款行业分布不均。再
如,监管机构也要求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在贷款行业
的管理方面,不断改进信贷投向管理技术和手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产业政策相一
致等,也会引发贷款行业分布不均。
  (二)行业发展特征的影响

 

  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不均与行业发展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行业发展对于要素需
求的差异,行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风险收益不同等,都造成商业银行贷款行业分布
不均。

 

  首先,行业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对于资金的需求存在差异,造成商业银行贷款行业
分布不均。以要素密集度作为分类标准,行业可以分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资
源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资金密集型行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如钢
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房
地产业等。上述行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多为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可用于抵押的
不动产较多,自然容易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劳动密集型行业、

 资源密集型行业和技术

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劳动力、资源、技术的依赖性较大,而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小,其从商
业银行融资的需求较少,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对这类行业的贷款占比较低。再者,我国仍属于
发展中国家,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较高,子行业较多,也容易导致贷款资金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