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进行城区建设规划时,一般要求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应大于市区用地的

30%。研究表明,

随着植物覆盖率的增加,不同时段的累计入渗量呈指数增加,从而可知绿地一般具有较好
的入

 渗性。若将城区内的公园、苗圃、草坪等现有绿地,改造成良好的入渗场地来接纳居民

区和

 道路上的雨水径流,即可加大入渗量。由于规划的绿地一般高于路面,并且边坎很低,

有些几乎没有边坎,这不仅不能接纳路面雨水,减少对其灌溉量,而且由于过低的边坎,
使得其

 中降落的雨水也往外流失,遇到干旱时,又不得不大量地使用可供居民生活饮用的

洁净自来水进行灌溉,人为地加剧了本已十分紧张的居民生活用水供需矛盾。北京市科学研
究所和园林所曾联合开展过高、平、低于路面不同形式草坪的蓄雨入渗试验和常用观赏草种
的耐淹试验,结果表明:城区土质入渗能力一般较好,遇雨强超过

150 mm 的暴雨时,基

本上不积水或积水时间很短。所以,可以接纳一些路面雨水,加大入渗,提高抗旱能力,同
时允许短期淹没植物,提倡较为耐淹的早熟禾、野牛草等

10 多个草种。由此可知,合理降低

绿地高程,加大坎高,选种较耐淹的草种,就可以使绿地尽可能多地滞蓄汛期雨水。

在城区内,可以将有些不透水地面改换成透水地面。譬如,许多城市都在人行道上铺设

了透水方砖,步道以下设置回填砂石、砾料的渗沟、渗井等,可增加入渗量,同时可减低暴
雨径

 流的流速、流量,延长滞时。公路建设方面,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内华达、新墨西哥等地

 用透水性路面技术(透水性沥青路面、混凝土透水路面),通过渗透增大地下水补充量,并

且减少暴雨期间流量和高峰流速,延长滞时,防止河堤被冲刷。采用该项技术铺设的路面,
物理性能好,并且由于不需再建雨水管沟,还具有成本低的好处。因此,道路经过改造,在

 区内将增加可观的地下水资源。

3.2 加大雨水的贮留量
市区内一般都分布有一定面积的低洼地,有些是其下垫面入渗性较好的坑、塘之类的设

施,而有些则是其下垫面已被

“水泥化”了的停车场等大型场所。在以往的排洪过程中,这些

 洼地仅仅起到暂时积水的作用,当洪水减少时,就将其中的积水排泄掉,而若将低洼地

作为

 一种向地下蓄水池或是地下水回灌的一个水源,不仅可以减轻排洪负担,而且可以增

加水源。对低洼地进行优化改造,并配以适当的引水设施,譬如对具有入渗性的低洼地可将
其表层

 敷设土层更换成透水性较强的土层,就可以直接引渗地下,补充地下水;而对于

“水泥化”的低洼地,则可以在其与地下蓄水池之间修建输水沟、渠或输水管,将水直接引入
地下蓄水池。为了能使这些低洼地尽可能多地贮留汛期雨水,在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进行综
合考虑,使这些场所在雨期与无雨期的功用发挥到最优,而避免发生利用功能上的冲突。

3.3 兴建拦截和蓄存雨水的新设施
一般而言,大气降水水质较好,不需要处理即可作为初级水源或补充水源加以利用。泰

国的有关研究表明,雨水可能是最安全和最经济的饮用水源,虽然雨水集流系统提供的水
源仅有

40%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的标准,但调查水样中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污染

物质很少,不仅可以作为喷洒路面、工业冷却、绿地灌溉等城市杂用水,而且在发生水荒时,
还可以进一步处理后用于生活用水补充供水。城市在规划建设蓄水设施时,应尽量考虑将其
建在容易集水,且水质相对较好的地方,并且尽可能建在地下,既可以减少占地,又可以
减少人为污染。在这方面,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建了许多地下蓄水池,如名古屋的若宫
大通调节池,建在城市的街道下面

(与地面仅有一层混凝土板相隔),长约 316m,宽度为 47 

50 m,深约 10 m,最大贮留量约为 10×104m3。此类拦截和蓄积雨水的工程设施,既控制

了汛期多余的雨洪径流,减少了城市排水设施的压力,又为城市增加了新的供水水源,从
而缓解了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3.4 利用雨水回灌
在大多数城市,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沉降漏斗范围不断扩大,不少地区甚至出

现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和断裂带。如果地下水长期得不到补充,地面沉降和断裂幅度将不断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