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够风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劳动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基础。

 

  

3.有效供风率(H3)。矿井有效供风率越高表明通风系统的主扇风机、通风方式和结构、

巷道状况越良好,是一个反映风量的综合指标。

 

  

4.风速合格率(H4)。《煤矿安全规程》第 105 条规定: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 10

天进行

1 次全面测风。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5.矿井漏风率(H5)。

《煤矿安全规程》第

121 条规定: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

其外部漏风率在无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

5%,有提升设备时不得超过 15%。 

  

6.风质合格率(H6)。风流质量是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满足用风需求的保障。要求

各用风地点的风流质量必需满足要求。

 

  

7.工作面配风合格率(H7)。工作面的配风直接影响工人呼吸及机械设备用风状况。 

  

8.通风等积孔大小(H8)。 

  (二)通风设备设施(

S) 

  

9.主扇风机运转稳定性(S1)。主扇风机运转稳定性是指风机工况点是否在合理的范围

内,各风机之间是否相互干扰。

 

  

10.主扇风机综合效率(S2)。主扇风机的综合效率包括电动机效率、传动效率、主扇风

机效率。

 

  

11.局扇安装情况(S3)。如果某一分区风路的风阻过大,主扇风机不能供给其足够风

量时,需在井下安设局扇风机。

 

  

12.通风构筑物合理性(S4)。通风构筑物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井下风流的稳定性。

 

  

13.通风巷道维护状况(S5)。通风巷道是构成通风网络的基础,巷道的畅通保证了井

下风流正常流动;巷道的障碍则可能阻断、减弱风流,降低用风点的风质等。

 

  

14.通风仪表配备(S6)。依据通风仪表配备数量和通风仪表完好率确定隶属度。 

  (三)防灾抗灾能力(

F) 

  

15.通风方式和方法合理性(F1)。 

  

16.监测系统利用率(F2)。采用通风监测利用率即实际完好利用的监测探头的数量与

应设监测探头的数量之比来评判指标。

 

  

17.避灾路线合理性(F3)。当井下一旦发生事故,避灾路线是井下人员进行逃生的必

经之路,所以避灾路线的合理选择对于矿井抗灾能力有重大影响。

 

  

18.防灾设施合格率(F4)。防灾设施是指隔爆水棚或岩粉棚、防火门、防爆门(盖)等

设施的总称,是矿井通风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

 

  

19.反风系统灵活性(F5)。为了防止进风系统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作

业地点需要进行全矿井或局部巷道反风,有时为了适应救护工作也需要进行反风。

 

  (四)通风安全管理(

G) 

  

20.管理机构建设情况(G1)。管理机构的建设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要求之一。管理机

构是否健全或按要求设置,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

 

  

21.人员素质水平(G2)。人具有主观性,为保证安全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做到持证上岗。

 

  

22.安全投入情况(G3)。安全投入是矿井投入到安全生产的必须资金,安全投入成本

与矿井生产能力的百分比必须合理。

 

  

23.安全管理措施(G4)。安全管理措施是保障人员、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等处于安全状

态而制定的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预案,防灾预灾措施等安全管理措施。

 

  

24.安全管理规章制度(G5)。安全管理制度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制度保障,必须做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