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新晨范文网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

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

……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

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
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
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可配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爱鸟周、植树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公益性活动;也可以因地制

宜、因陋就简在校园里建立植物角和生态平衡系统,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树种挂牌活动;还
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生活垃
圾污染现状调查、水质污染源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
些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
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总之,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只要坚持

“晓之以

理,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切实渗透

环境教育,那么就能够引发中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心,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