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m。 
  (

2)技术要求。 

  ①钻孔施工开始后,应布置先导孔优先施工,并详细记录钻进过程中的塌孔、卡钻、冲
洗液消耗等参数,为后续钻孔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依据。

 

  ②终孔后应立即下入注浆花管,若塌孔严重注浆管无法下入,可通过钻杆直接灌注。

 

  

2.2 注浆 

  

2.2.1 浆液材料 

  浆液材料主要由水、水泥、粉煤灰、速凝剂(水玻璃)组成。

 

  

2.2.2 浆液配合比 

  该场地注浆浆液为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浆液配比水固比为

1

∶1~1∶1.2,固相比(水

泥∶粉煤灰)帷幕孔为

4

∶6,注浆孔为 2∶8。 

  速凝剂∶用于帷幕孔及注浆量较大的注浆孔注浆,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

2%。 

  施工前,应先做水固比为

1

∶1、1∶1.1、1∶1.2 的浆液配合比试验,试验内容为单方浆液的

干料含量、浆液密度、初凝、终凝时间及结石率。

 

  

2.2.3 注浆工艺及技术要求 

  (

1)注浆工艺。 

  ①注浆顺序。

 

  注浆施工应先帷幕孔再注浆孔,先下游孔后上游孔,先

Ⅰ序后Ⅱ序再Ⅲ序的原则进行。 

  ②注浆工艺流程(图

2)。 

  (

2)技术要求。 

  ①注浆时应采用浆液浓度先稀后稠的方法,注浆开始后,要定时观测泵的吸浆量和泵
压,记录注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浆液浓度和注浆量。

 

  ②为便于控制注浆质量,当某一比级浆液的注入量达

2000 L 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 1 

h,而注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应加浓一级。当注入率大于 200 L/min
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③当注浆量较大时,应采用间歇式注浆法施工,同时在浆液中加入水泥重量

2%的速凝

剂。

 

  ④终孔标准为注浆压力在

0.5 Mpa 以上,且注入率不大于 50 L/min 时,持续灌注 15 

min,注浆结束。 
  

3 注浆加固质量检查 

  

3.1 检查方法 

  (

1)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验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对应变形量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

 

  (

2)通过钻探取样,检验注浆加固后的地基处理深度及充填效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3)通过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评定处理后的地基密实度及地基均匀性等是否满足

要求。

 

  

3.2 检查工作量布设原则 

  通过上述质检手段在注浆加固后的场地内按注浆孔孔数的

3%~5%进行随机布点,检

查注浆施工质量,进行注浆效果综合评价。

 

  

3.3 质检结论 

  经对该矸石回填地基分别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钻探取样及动力触探试验综合评价方
法进检验后,认为注浆整体性良好,充果良好,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80 kPa,且极限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