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斜,是控矿构造。

 

  

1.2 聚煤环境。太原组主要是堡岛三角洲体系沉积,聚煤环境是泻湖后泥炭坪和分流间

湾泥炭坪。山西组聚煤环境是三角洲

~河流体系沉积,在河道两侧形成的广阔泛滥平原,并

逐渐演变成泥炭沼泽环境。

 

  

1.2.1  太原组含 3 个煤层(4、5、6):其中 4 号煤层厚 0.14~7.56m;5 号煤层厚

0.51~4.21m;6 号煤层厚 0.19~30.72m。本组厚度 15~110m。 
  

1.2.2 山西组含煤 3 层(1、2、3):其中 3 号煤层发育较好,局部可采,1、2 号煤层由于

受 上 覆 地 层 ( 上 石 盒 子 组 ) 冲 刷 , 保 存 不 全 , 仅 局 部 可 采 。 其 中 ,

1 号 煤 层 厚

0.50~21.92m,2 号煤层厚 0.81~19.31m,3 号煤层厚 0~6.16m。本组厚 30~50m。聚煤规律与古
地形有一定关系:古地形拗陷幅度大的,沉积含煤地层厚度大,含煤地层全,煤层层数多
厚度大,反之亦小。

 

  

1.2.3 从铁厂-苇塘区段,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均有沉积,而到湾沟和松树镇太原

组沉积厚度变薄,煤层层数减少或无(即,湾沟太原组含

1 层煤,松树镇却无沉积煤层)。

而山西组含煤地层和煤层发育较好。这主要是古地形所决定的。其中,铁厂

-六道江含煤带,

含煤中心是六道江,控煤构造是铁厂

-八道江向斜(二级构造),头道沟-苇塘含煤带,含

煤中心是砟子,控煤构造是头道沟

~砟子向斜(二级构造)。 

  

2 结束语 

  对于头道沟勘探区,是我公司近几年商业地质勘查项目。通过几年的钻探施工了

20 个

钻孔验证,取得了很大的效益。笔者经过在野外几年的地质详查和钻探施工和室内资料解释
工作,对头道沟勘查区晚古生代聚煤盆地聚煤规律及控制因素做了论述。

 

  以上就头道沟勘查区晚古生代聚煤盆地聚煤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论述。目前,基本掌
握了头道沟勘查区晚古生代聚煤盆地聚煤规律及控制因素特征,为在浑江煤田寻找新的煤
田勘探区和含煤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