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 前探钻孔 

  前探钻孔的目的,主要是在遇到异常情况时,通过布置和施工深孔来探明前方的地质
构造,以便能够在掌握了地质资料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针对该面的具体情况设计施工

2

个深孔,孔深

25m,孔径 89mm,保留 10m 超前距,边掘边探。其中一个在迎头岩层里开孔,

一个在迎头煤层里开孔。

1 号孔的目的是探清迎头前方煤层是否尖灭,2 号孔的目的是探明

前方煤层在什么位置变厚。通过在迎头进行

5 次前探钻孔的施工,对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

迎头煤厚有逐渐变厚的趋势,并且每往前掘进

1m 煤厚增加 0.01m,并据此确定排放钻孔的

施工参数。

 

  

2. 超前排放+浅孔抽放 

  (

1)超前排放 

  超前排放钻孔是最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它主要是利用钻孔人为的给掘进前
方煤体卸压,同时为掘进前方的瓦斯增加通道,使其提前排放。在煤体瓦斯释放的同时,使
得应力集中带前移,从而达到防突的目的。

 

  当迎头煤厚小于

1m 时,布置一排 7 个超前排放钻孔,孔径 89mm,孔深 10m,平行于

煤层顶板,并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

2m。超前距 5m。 

  当迎头煤厚大于

1m 而不足 2m 时,布置 2 排钻孔,每排 7 个,共 14 个。同样平行于煤

层顶板,并控制到巷道轮廓线外

2m。超前距 5m。当迎头煤厚大于 2m 并逐渐恢复正常后,

布置

3 排钻孔,每排 7 个,共 21 个。 

  (

2)浅孔抽放 

  超前排放钻孔的目的之一,是排放瓦斯。由于自然排放是被动的,

.浅孔抽放是将被动

“排”变为主动的“抽”。具体的做法是: 

  在施工超前排放钻孔时,用专用封孔器将孔口封住,打一个孔,封一个孔,然后联到
抽放管路上进行抽放,最后一个钻孔抽放时间为

2 个小时。对抽放参数进行测定,将其中

10 次的结果列表如下: 
  迎头浅孔抽放参数一览表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浅孔抽放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不难看出将超前排放和浅孔抽放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达到了卸压的目的,也有效的减
少了迎头前方的瓦斯含量。从而消除迎头的突出危险性。

 

  

3.合理修改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检)指标 

  原防突措施中制定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检)指标为单项指标,即

S 值、q 值和 ΔH2 值

三项指标。在预测(效检)时,其中任一指标大于或等于其临界值,即视为有突出危险。在
当前情况下,这种单项指标法已不适用该机巷。主要原因是:单项指标特别是

S 值和 ΔH2

值对该面的突出危险性不太敏感,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该面的突出危险性程度。尤其是

S 值

由于煤体结构非常松软,且煤体厚度较薄,在进行效检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偏大,已失去其
意义。为了真实有效的反映该面是否有突出危险性,应选用更为可靠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效
检)指标。

 

  在《防突细则》和《煤矿安全规程》允许的条件下,经过认真分析和比较,认为选用综合
指标

R 值作为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检)指标更为合理。当 R 值大于或等于其临界值时,视

为有突出危险。当

R 值为负值时,S 值和 q 值任一指标大于或等于其临界值,既视为有突出

危险。

 

  

 R=(Smax-1.8)×(qmax-4),其中: 

  

 q 值——瓦斯涌出初速度 ,L/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