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验。

2003 年,在商务部的支持下,甘肃省水利厅、甘

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在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的协助下,举办了第一期国际雨水集蓄利用
培训班,为来自非洲和亚洲的

40 名学员传授雨水集蓄利用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取得了很好

的效果。

    通过开展上述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活动,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学科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一、雨水集蓄利用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

    什么是雨水集蓄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技术规范》对此作了界定:

“雨水集蓄利用是指采取

工程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蓄存和调节利用的微型水利工程。

”我们所理解的雨水利用是指对

原始状态下的雨水进行利用,或对降雨在最初转化阶段的利用,如:旱作农业中作物对雨
水的当时和就地的利用、水土保持措施

(梯田、水平沟等)中拦截降水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含

量的措施、引洪淤灌或补给地下水的措施以及微集雨措施

(利用作物或树木之间的空间来蓄

集雨水,增加作物区或树木生长区根系土壤的水分

)等,主要是通过把雨水拦蓄于土壤中来

对降雨进行调节利用,调节能力有限。而雨水集蓄利用对雨水的调节则是采用工程蓄水措施,
调节能力大大提高,因而对雨水资源能做到更有效的开发利用。我国开发利用雨水资源的地
区主要是雨养农业区

(半干旱地区也即旱作农业区)。

    我国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地区的大量实践证明:上述雨水利用的措施对雨养农业在一定条
件下是有效的,但其作用有限。特别在遇到干旱年份和我国北方地区在上世纪

90 年代发生

连年旱的情况下,这些措施往往难以奏效。其原因就是土壤空隙对雨水的调控能力不足以弥
补严重的水分供需错位。而雨水集蓄利用由于采取工程措施,对降雨水的调节能力较高,在
作物受到严重的干旱威胁时,可以采取人工供水的措施使作物维持基本正常生长,实现稳
产和高产。不仅如此,人工供水也为蔬菜、烟叶、药材、花卉等在雨养农业条件下难以发展的
经济作物及果树、苗木等的种植提供了条件,从而为农业的结构调整创造了前提,为这些贫
困地区脱贫致富开辟了道路。许多干旱山区在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时,兴起了温室大棚,就是
明证。雨水集蓄利用对雨水资源主动进行调控,把有限但是有效的人工供水与传统旱农措施
结合起来,这是解决干旱问题的一种创新和突破。

    实践经验还表明,在一些地区,雨水集蓄利用还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可替代的形式。从可
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对居住分散、居民多数为贫困人群的山区,应当采用分散、利用就地资

(自然、人力和技术)、应用适用(中间)技术、便于社区和群众参与全过程(决策、建设到管理)

的解决方法。与集中的骨干水利工程比较,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恰恰具有这些特点。而且现代
规模巨大的水利工程往往伴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雨水集蓄利用却不存在大的生态环境
问题。要实现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选择。因此,雨水集
蓄利用工程是缺水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新形式。
    二、雨水集蓄系统的规划设计和技术组装集成

    雨水集蓄系统包括雨水集流子系统、雨水储存子系统和供水及灌溉系统。雨水集蓄系统的
来水是降雨形成的径流,其数量又与每一场降雨的集流效率

(径流系数)有关,因而蓄水工

程的调节计算比河流上的一般水库复杂。来水量的计算时段原则上应为每一场降雨过程。但
这样做不仅使得计算十分烦琐,而且要求有详细的降雨资料和降雨一径流的试验成果,这
对于面广量大而又属于微型工程的雨水集蓄系统是不现实的。

2001 年颁布的《雨水集蓄利用

工程技术规范》,采用了容积系数

(蓄水容积与全年集流量的比值)法确定调节降雨所需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