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南,局部地区形成了以水源地为中心的降落漏斗

��[3]�。  

  

3 原有监测网概况  

  

3.1 原有监测网分布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由北京市地勘、水务、规划等部门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了各自的地下水监测网,其中覆盖面积较广、监测序列较长,能形成监测
网络的主要是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水文总站和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的监
测网

��[4]�。分别简述�如下�。  

  

3.1.1 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监测网  

  该监测网始于

1956 年,最初只监测水位。自 1970 年开始,在水位动态监测网的基础上

建立了水质监测网,初步构建了覆盖整个北京市平原区的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网络。截止

2007 年,地下水位监测网共含人工监测井 420 眼,监测频率 1 次/5 d;专门自记远程监

测井

180 眼,监测频率可根据需要设定,监测深度从 15~350 m 不等。水质监测点共计 320

个,监测频率为每年枯、丰水期各

1 次,监测密度平均为 4~5 眼/100 km

�2,主要监测北

京市平原区第四系生活开采层,以

“资源性”监测为主要目的,水质监测点分布见图 1。 

  

 

  

3.1.2 北京市水文总站的监测网  

  该监测网始建于

1970 年,截止到 2007 年共有水位监测井 850 眼,其中专门监测井 156

眼,监测井深度

50~150 m 不等,监测频率为 1 次/5 d;水质监测井 307 眼,监测频率为每

年枯、丰水期各

1 次,主要是监测北京市平原区生活和农村机井的水质状况。  

  

3.1.3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的监测网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监测网始于

1955 年,至 2007 年有水位监测井 800 眼,监测井

深度

7~50 m,监测频率为 1 次/7 d;监测井主要分布在六环以内和通州、顺义、亦庄 3 个新

城区域,监测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不监测水质。

 

  

3.2 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系统整合、分析多家单位监测网的覆盖精度、监测深度、以及监测组分,发现主要存在以
下几方面的不足。

 

  

3.2.1 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监测目的和服务对象不同,监测井点的布局、监测层位存在重复的现象,造成人力、
物力及资源严重浪费,有的监测点相隔仅几米,且深度大致相当。

 

  

3.2.2 监测精度低  

  原有水质监测网监测层位主要针对平原区第四系生活、工业开采层,包括单一的潜水含
水层以及埋深在

300 m 以浅的承压水含水层,多属于混层监测,所采集水样代表性较差。监

测井密度分布不均,城近郊区监测密度较大,远郊区县相对较小。

 

  

3.2.3 监测指标不足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监测指标仅为 8 项; 80 年代以后,在城区出现总硬度、硝酸盐氮、

溶解性总固体等多种指标超标现象,监测指标逐渐增至

20 项

��[5]�。至 2000 年以后

才逐渐增加有机指标

��[6]�。  

  

3.2.4 预警能力不足  

  原有地下水监测主要为常规区域性监测,缺少对污染源的专项监测。应根据北京市污染
源类别、规模、分布区域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污染源进行监控,识别其特征污染指标、污染
途径,监测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