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0.44kmz,中度侵蚀面积为 17.73km,强度侵蚀面积为 4.51km。

对 流 域 总 的 土 壤 侵 蚀 强 度 分 级 统 计 表 明 : 土 壤 侵 蚀 以 轻 度 侵 蚀 为 主 , 面 积 为

211.88km,占总侵蚀面积的 57.63%,占土地总面积的 40.12%;其次为中度侵蚀,面
积为

144.99k,占总侵蚀面积的 39.43%,占土地总面积的 27.45%:强度侵蚀面积为

10.81km,占总侵蚀面积的 2.94%,占土地总面积的 10.81%。该区没有极强度和剧烈
侵蚀分布。

区域内土壤侵蚀虽然是以轻度侵蚀为主,但是侵蚀面积广,涉及的范围大。如不加以治

理,很容易转化成中度和强度侵蚀,带来更大的危害。

3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高原面上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水土流失成因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3.1 自然因素

该区平均海拔

>4300m,多大风,年均风速为 2.8m/s,极端最大风速为 34m/s,年

均大风日数为

93d,而且大风多集中在旱季: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地表裸露,这些因素

综合在一起为风力侵蚀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风蚀作用最终使大面积的草地变成

“黑土滩”。

涅如藏布切割作用强。该区年均降水量虽小

(288.4mm),但是 60%~7096 的降水集中

6-9 月,为水力侵蚀创造了条件。降水主要以固体为主,地表径流主要为雪水漫流。在最

大冰雪融化期,往往形成暂时性洪流,虽然强度不大,但是面积大,从而造成水蚀现象严
重。尤其是在细颗粒物质覆盖的斜坡上,山高坡陡,表层植被土层易遭受破坏,加上水力侵
蚀作用极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并在草地和耕地上形成冲沟。流域海拔高,气温低,年均温

3.1

℃。尤其是涅如藏布及其支流的上游地区,海拔更高、有大量的冰川 I 和冰湖分布,

年平均气温低于

O'C,极易形成冻融侵蚀,还易造地表覆盖的大量寒冻风化碎屑物和冰碛

物等不断分解成不同粒度的沙向周围扩散,形成冻土沙化现象。

总之,高原寒、早、多大风、降水集中和植被盖度小等自然条件极易导致流域水土流失的

产生。

3.2 人为因素

该 区

2001 年 底 共 有 居 民 3589 人 , 人 口 密 度 6. 8 人 / J(

Ⅲz 。其中农 业人口占了

89.61%。虽然人为因素没有直接造成水土流失,但在人口集中分布的流域中下游地区,过
度放牧引起草地退化,植被减少,农耕区对土壤的翻耕等,为风力侵蚀的创造了条件:造
成草地退化面积达

1001.05hm,占草地总面积的 61.3%。随着人口较快增长,资源开发

利用进程的加快以及气温升高、平均降水量减少,气候条件明显呈暖干化趋势,有效环境容
量日趋减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4 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涅如藏布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主要是防治水土流失,必须针对流域内部的地形地貌复

杂、土地适宜性差异显著的特点,在全面规划综合防治的原则下,以局部区域治理为重点,
采取生物措施、流程措施和农耕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4.1 按流域内地形条件制定水土保持措旌

4.1.1 坡面水土保持防止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