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黄芪、防己、五味子、甘草。

  辨证首先要分清寒热虚实,有寒则温、有虚则补、有湿清利、有食积消导,久泻可适当固

涩。小儿体质柔弱,易病易变,易虚易实,应坚持服药,巩固疗效,但也要注意中病即止,

调整药量。

  对病程久延,运用固涩法时,要把握时机,不可早投、乱投。著名儿科老中医董延瑶对

此总结出四项用药原则:苔净、腹软、溲通、身无热,内无积滞,肠垢已清,方能使用固涩之

法。

  小儿泄泻易伤阴、伤阳或阴阳两虚,治疗时应充分细察,多方兼顾,权衡缓急轻重、阴

阳消长等,以及时用救阴、扶阳或阴阳兼顾法。

  婴幼儿腹泻护理十分重要,其内容主要包括注意寒暖适宜,节制饮食,忌肥甘油腻、生

冷瓜果。服药期间可暂停乳制品

3~5 日,可代以米汤、奶糕或稀烂面条、面汤等。对脱水严重

者应及时口服或静脉补液,注意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

婴幼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肠炎

,发病季节多在 9~12 月份,主要发生

3 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以 1 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1]。该病起病急,多伴有发烧,可持续

1~4 天,并可有咳嗽、流涕症状。起病当日即有呕吐,并排水样便,为白色或浅黄色,每日
可达

10~20 次,并伴有脱水症状。病程一般 4~7 天,长的可达 3 周。如及时治疗,大多数能

治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2 例均为本院 2005~2007 年门诊患者,诊断为秋季腹泻。病程 2~8 天,平均 4 天。随机分

2 组,治疗组 60 例,其中男 36 例,女 24 例,年龄 3 个月~22 个月,平均 8 个月;对照

52 例,男 31 例,女 21 例,年龄 3 个月~24 个月,平均 9 个月。临床均表现有 3 大特征,

即感冒、呕吐、腹泻。患儿往往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烧,测体温在

38

℃~40℃之间,并伴有

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状,同时伴有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和奶汁,随后

24 小时内开

始出现腹泻,少则一天数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
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一般为 38

℃~40℃)、咽部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一些病儿伴有呕吐及腹痛。发病一天后,病儿出现腹泻,轻的每天

5~6 次,重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