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1.3.2 变形的几何分析与物理解释 传统的方法将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分为变形的几何分析

和物理解释。几何分析在于描述变形的空间及时间特性,主要包括模型初步鉴别、模型参数
估计和模拟统计检验及最佳模型选取

3 个步骤。变形监测网的参考网、相对网在周期观测下,

参考点的稳定性检验和目标点和位移值计算是建立变形模型的基础。变形的物理解释在于确
定变形与引起变形的原因之间的关系,通常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确定函数法。统计分析法包括
多元回归分析、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以及时间序列频域法分析中的动态响应分析等。
 
  

1.3.3 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系统论方法 用现代系统论为指导进行变形分析与预报是目前研

究的一个方向。变形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多层次高维的灰箱或黑箱式结构,是非线
性的,开放性

(耗散)的,它还具有随机性,这种随机性除包括外界干扰的不确定性外,还

表现在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和系统长期行为的混沌性。此外,还具有自相似性、突变性、自组
织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二、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

 

  

2.1 GPS 平面控制测量 

  为提高控制点精度,在场地内布设首级

GPS C 级平面控制网。 

  

2.2 导线测量 

  部分地段因

GPS 信号原因不能采用 GPS 观测,或需要加密平面控制点时,采用支导线

测量方法补测部分控制点,支导线一般未超过

4 条边、全长未超过 300 米。 

  

2.3 高程控制测量 

  利用现有平面控制网建立统一的高程控制网,沉降观测以这些控制点作为监测基准点。

 

  三、工程测量学的发展展望

 

  

3.1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

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3.2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

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
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3.3 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3 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如人体各器官或

部位的显微测量和显微图像处理;

 

  

3.4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 GPS 接收机与电子全站

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3.5 GPS、GIS 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

作用。

 

  

3.6 大型和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 3 维测量、几何重构以及质量控制将是工程测量学发展

的一个特点。

 

  工程技术的发展不断对测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现代科学技术和测绘新技术的
发展,给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程测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特别是全球定位
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

的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手段、方法和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测量的领域在进一步扩展,
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在建筑施工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服务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
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在工程勘测阶段,测绘地形图为规划设计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
图和测绘资料;在工程设计阶段,应用地形图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在工程施工阶段,要
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要求测设于实地,以此作为施工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