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5.3 垂直度的投测。 视准线必须与仪器机纵轴重合。 主体测量精度。

  

6. 主体工程的施测作法

  本测量方案从地下室施工结束后开始,在基础工程施工前在大厦的东面建立场外测控
网络,根据现场的情况分别将建筑物平行引测到中兴路两边,控制网的建立要精心施测,
精心计算,施测的各种数据要符合测量规范的规定,正确无误建立起轴线外控制网络,其
精度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效果。
  

7. 建立轴线垂直引测基准网点

  在地下室施工结束时,根据图纸轴线关系,在

±0.000 楼板砼上,每栋塔楼精确埋设

200×200×10 钢板四块控制点的测量标志。精确测量各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夹角度数。距离须
用检验过的钢尺丈量,角度应用经纬仪(

J2 级的精密仪器)测量,在 A、B、C、D 控制点,

分别作标记,反复测各点的尺寸,角度无误整理成原始资料,做好每次投测复核的基准原
始点。在四块钢板位置上,根据控制点布置尺寸,在底层组成边长为定长的直角四边形
ABCD(矩形),测出各柱到轴线与此矩形的方位关系,作为向上各层投点进行楼面放样。
  

8. 对主楼各层轴线的投测

  

8.1 投测点设置后,在各层楼板投测点 A、B、C、D 四点处,须留置 200×200 孔洞供激光

铅垂仪的光线通过。采用天顶天底竖向贯通投点法,将仪器安置在控制测点上,调平,在浇
好的砼楼面预留洞口上安装扣件夹板,用仪器校正夹板上圆心点后上紧螺丝,作为楼层柱、
剪力墙轴线放样的依据。
  

8.2 在天顶投点过程中,为了消除仪器本身的缺陷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应将仪器在水平

方向作

360°回转,反复调平水准管轴,使仪器在 360°范围内水准管轴绝对平行,对仪器的

对点器回转

90°、180°、360°方向反复调整,校核圆心位置,使仪器圆心与控制点完全一致后,

方可投测到楼层上。
  

8.3 进行上层楼面投测时,固定好 A、B、C、D 四点夹板后,置经纬仪于 A 点上,测

∠BAC,并丈量 AB、AC,进行角度和长度的检验,∠CDB,CD、BD 距离用同样的方法进
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按底层矩形

ABCD,CD、BD 距离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符合要求

后,按底层矩形

ABCD 与各柱到轴线的方位关系,测出该层全部轴线位置,并以此进行楼

面各尺寸的放样工作。
  

8.4 主体结构施工中,考虑到上层浇水、杂物、堆物等因素,在控制钢板旁砖砌 490×490

保护圈加预制板保护盖,并在每层预留

200×200 垂直传递孔,放样后四周砌 100 高隔水圈,

隔挡投点时各层施工用水洒在仪器上。
  

9. 主楼的标高测量

  

9.1 主体结构标高 99.9m,按照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 30mm,根据附近水准点,先于

底层柱上测出

+1.0m 标高线,划上线

“▲”标记,后用专用钢卷尺从底层红三角+1.00 标高线

沿三根柱身逐层向上丈量,三根柱丈量不得大于

5mm,然后取三点平均值,划上相对标高

线,写明相对高程,并用水准仪按每层楼设计标高抄平。
  

9.2 在逐层丈量时,为避免偏差积累,必须每隔 3~5 层从底层+1.00m 标高线丈量一次

高程,如发现误差,及时调整,使其达到规范要求。
  

10. 建筑物沉降观测

  

10.1 测量基准点的确定,距离建筑物东、西、北三侧外埋设 4 个水准基点 A、B、C、D 组

成水准网,进行互相校核。为检查此水准网的稳定性,要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主楼沉降观
测成果的正确无误。
  

10.2 水准基点 A、B、C、D 设定后,要测出其绝对高程,根据市规划局测设的附近永久

水准点进行联测,按

Ⅲ等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进行环行闭合观测,其闭合差不得超过

0.5(n 为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