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xHTML1.0 之

后紧 跟 着出来的是

xHTML1.1,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当时还在用 Editplus,  去官网找了个

xHTML1.1 的 template, 结果…

xHTML1.1 和 xHTML1.0 不仅仅是版本号加了 0.1 这样的差异, 1.1 居然是要求必须把文

档标记成

XML? 而当时最先进的 IE 无法处理接收到 XML 文档类型的文档, 这这太崩溃了.

而真正使人不想把文档标注成

XML 的原因是, 如果你在文档中哪怕是只写错了一点点, 比

&没有编码成&那整个页面的渲染结果就是黄屏了,没戏了,这个页面中有一个错误,你

丫别想看这个网页了

. “如果解析器渠道错误,那就停止解析”是的.这就是 XML 文档的错误处

理机制

.

依稀记得

xHTML2 的坟还没长草, 而促使他死亡的原因就是鲁棒性原则.

程序员们不会去支持他

,因为 XML 的错误处理机制和 xHTML2 故意而为的不向后兼容. 

浏览器厂商不回去支持他

,因为浏览器必须要保证向后兼容.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规范不好

, 恰恰相反, 从理论角度他是个非常好的规范, 是个非常好的格

, 但仅限于理论角度, 问题就是他并不实际.

可以说鲁棒性原则是杀死

xHTML2.0 的战略性理论武器. 而且让他死的非常瞑目.

好吧

, 回到当初和 xHTML2.0 并驾齐驱的 HTML5.

HTML5 并不是直接由 W3C 制定的,就在大伙认为 HTML 应该在 HTML4.01 时结束生命

, 有那么一伙人认为”也许 HTML 应该更加长寿一些,只要我们对他稍加扩展,只要我们把

放在

xHTML 的时间和精力拿出一部分,就可以提升下 HTML 中的表 单,让 HTML 更加接

近编程语言,就可以让他更上一层楼

于是,在

2004 年 Opera 的伊恩.希克森提出了一个扩展和改进 HTML 的建议,他建议新

任务和

xHTML2 并行,但在已有的 HTML 基础上开展工作,目标是对 HTML 进行扩展.W3C

的投票结果是

NO,因为 HTML 已死,xHTML2 才是未来.

于是

,Opera,Apple 等浏览器厂商以及一些成员说, 那好吧不指望他们了,我们自己也能做

好这件事

,我们脱离 W3C.他们成立了 WHATWG.而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内,WHATWG 的工

作效率非常高,

 并且在短时间得出了一些成果, 因为他们的工作组成员理由浏览器厂商,

因为他们不仅可以说加就加,而可以实现,大家不断地提出一些好点子并且逐一做到了浏
览器中。

 反观 W3C 的 xHTML2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从实现的角度来看,用原地

踏步形容都不足为过。

戏剧性的事情又发生了,

 2006 年蒂姆.伯纳斯-李写了一篇博客,说:你们知道吗?我们错

,我们错在企图一夜之间就让 web 跨入 XML 时代,我们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是的,也许我

们应该重建

HTML 工作组了.

So,2007 年故事就真的这样发展了,W3C 组建了 HTML5 工作组, 这个工作组面临的第一

个问题是

:我们重头开始做呢,还是在 04 年成立的那个啥 WHATWG 工作组的既有成果上开

找互联网资料,就到一览互联网文库

http://wk.yl1001.com/h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