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能。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制备大面积的薄膜,晶粒尺寸大于直接沉积的多晶硅。可进行原位
掺杂,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形成生产线。由于

SPC 是在非晶硅熔融温度下结晶,属于

高温晶化过程,温度高于

600

℃,通常需要 1100℃左右,退火时间长达 10 个小时以上,不

适用于玻璃基底,基底材料采用石英或单晶硅,用于制作小尺寸器件,如液晶光阀、摄像机
取景器等。

 

   
   
   准分子激光晶化(ELA)
   
   
   激光晶化相对于固相晶化制备多晶硅来说更为理想,其利用瞬间激光脉冲产生的高能量
入射到非晶硅薄膜表面,仅在薄膜表层

100nm 厚的深度产生热能效应,使 a-Si 薄膜在瞬间

达到

1000

℃左右,从而实现 a-Si 向 p-Si 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激光脉冲的瞬间(15~50ns)能

量被

a-Si 薄膜吸收并转化为相变能,因此,不会有过多的热能传导到薄膜衬底,合理选择

激光的波长和功率,使用激光加热就能够使

a-Si 薄膜达到熔化的温度且保证基片的温度低

450

℃,可以采用玻璃基板作为衬底,既实现了 p-Si 薄膜的制备,又能满足 LCD 及 OEL

对透明衬底的要求。其主要优点为脉冲宽度短

(15~50ns),衬底发热小。通过选择还可获得

混合晶化,即多晶硅和非晶硅的混合体。准分子激光退火晶化的机理:激光辐射到

a-Si 的表

面,使其表面在温度到达熔点时即达到了晶化域值能量密度

Ec。a-Si 在激光辐射下吸收能

量,激发了不平衡的电子

-空穴对,增加了自由电子的导电能量,热电子-空穴对在热化时

间内用无辐射复合的途径将自己的能量传给晶格,导致近表层极其迅速的升温,由于非晶
硅材料具有大量的隙态和深能级,无辐射跃迁是主要的复合过程,因而具有较高的光热转
换效率,若激光的能量密度达到域值能量密度

Ec 时,即半导体加热至熔点温度,薄膜的表

面会熔化,熔化的前沿会以约

10m/s 的速度深入材料内部,经过激光照射,薄膜形成一定

深度的融层,停止照射后,融层开始以

108~1010K/s 的速度冷却,而固相和液相之间的界

面将以

1~2m/s 的速度回到表面,冷却之后薄膜晶化为多晶,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大,

晶粒的尺寸增大,当非晶薄膜完全熔化时,薄膜晶化为微晶或多晶,若激光能量密度小于
域值能量密度

Ec,即所吸收的能量不足以使表面温度升至熔点,则薄膜不发生晶化。一般情

况下

,能量密度增大,晶粒增大,薄膜的迁移率相应增大,当 Si 膜接近全部熔化时,晶粒最

大。但能量受激光器的限制,不能无限增大,太大的能量密度反而令迁移率下降。激光波长
对晶化效果影响也很大,波长越长,激光能量注入

Si 膜越深,晶化效果越好。 

   
   
   ELA 法制备的多晶硅薄膜晶粒大、空间选择性好,掺杂效率高、晶内缺陷少、电学特性好、
迁移率高达到

400cm2/v.s,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低温多晶硅薄膜。工艺成熟度高,已有大

型的生产线设备,但它也有自身的缺点,晶粒尺寸对激光功率敏感,大面积均匀性较差。重
复性差、设备成本高,维护复杂。
   
   
   快速热退火(RTA)
   
   
   一般而言,快速退火处理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升温阶段、稳定阶段和冷却阶段。当退火炉
的电源一打开,温度就随着时间而上升,这一阶段称为升温阶段。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