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后下降,呈现明显的倒

“U”型曲线。表明当经济发展达到某一水平时,“吃饭”和“建设”之间

的矛盾将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已经就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关系等

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首先,研究者大多把经济增长作为
农地非农化的一个驱动因子来分析,或者是单方面分析了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的贡献,
忽视了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其次,部分关于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研究
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耕地非农化,直接用耕地减少面积和建设用地增加代替耕地非农化面积
模糊了耕地非农化面积、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三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唐倩,魏娜.基于耕地库茨涅茨曲线的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 [J].农村经济

与科技

,2011(1). 

  

 2.田玉忠,石志恒.耕地非农化的供求驱动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J].开发研究,2007(3). 

  

 3.马秀鹏,蔡骏,陈利根.耕地非农化的经济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J].安徽农业大学学

,2008(1). 

  

 4.高淑萍.耕地非农化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6). 

  

 5.汪洋洁,李世平.耕地非农化中的利益动因分析

――基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J].农

村经济问题

,2007(6). 

  

 6.宋戈,吴次芳.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的 Granger 因果关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

,2006(3).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城市管理与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