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同类支出的一半左右。此外

,农业科技和推广方面的预算支出虽然有所增长,但其增长只能用

来弥补工资支出增长造成的预算缺口

,实际能够用于研究或推广工作的经费并没有增长,如果

受通货膨胀因素影响

,问题就更为严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

差距。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表明

,我国农民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比重高达 85%,农村

迫切需要农业技术的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推广队伍在近年来出现萎缩

,全国农业

技术推广人员总数

,曾经高峰时期的 150 万人流失了一半,2010 年来虽有所恢复,但也只有 100

万人左右。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逐年减少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人均年活动经费从 1986 年的

1167 元减少到 1997 年的 894 元。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由 1987
年的

0.33%下降到 1997 年的 0.23%,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三四倍。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人员

与农业人口之比为

1

∶100,而我国为 1∶1200。 

  农村地区在

1982 年从政府预算获得 120 亿元。但是 10 年后,农村地区却净上缴国家财政

150 亿元。如果以人均水平计算,1982 年农村人均收入的 10%来自国家预算,而 1989 年每人却
要将相当于

3%的净收入上缴国家财政。1990 年有所好转,但 1991 年以后这一情况再次恶化。

 

  

 

  

3 诱发的资金外流 

  

 

  上述分析表明

,相当大一部分农村收入通过价格机制和国家财政预算转入公共部门和城

市工业部门。这种隐含的税收降低了没有生产的净收入和农业投资的收益

,从而导致农业资

金进一步外流。

 

  

1979

―1993 年,农村累计资金外流总额从 168 亿元增加到 1153 亿元,1984 年农村信用合

作社的存货差额曾一度缩小

,其原因在于当年农业大丰收,农副产品收购货款大幅度增长 。

1986

―1989 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治理整顿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农业生产额相对收益略有

回升

,年度资金外流数额因而增长不显著。此后,每年流出农村的资金总额又迅速增加。 

  在农村经济内部

,资金也不断从农业部门流向乡镇企业。到 1995 年,农户在农村信用合作

社的存款余额总数达

3576 亿元。但是,他们得到的货款总数仅仅为 881 亿元,相当于只是使用

了本身存款的

1/4。农户存货款的差额总数达到 2695 亿元,其中 1639 亿元转入乡镇企业,剩下

1056 亿元则转入其他部门,主要是城市工商部门。由于农副产品国家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

的差距不断扩大

,农户的储蓄和资金也加速流向乡镇企业和其他部门,政府的价格政策降低了

农业生产的收益

,资源当然会流向其他生产部门,如乡镇企业和城市工商业部门,甚至流向证

券市场和房地产业

,这种诱发的资金外流无疑将进一步削弱农业部门扩大生产力的能力。 

  

 

  

4 农业投资 

  

 

  对农业投资的减少

,若总投资额一定,则对农业投资的减少就表明对其他方面的增加,也

就意味着投资从农业转移出去。农户农业投资的逐渐减少

,对于小型农业投资项目,从农民投

资行为的变化可以看出他们对投资收益的预期。近几年

,由于农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农民收入

增加受阻

,1998 年增长 4.3%,增速又下降了 0.3 个百分点。1999 年增长 4.8%,增幅再次下降 。

2000 年增长 2.1%,跌到历史最低点。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加上各种过重的
负担

,从而使农户家庭对农业的投入信心不足。我国农户处于半自给半商业化的阶段,其生产

投入既受自身生活需求及资源限制

,又受社会经济、市场环境及政府政策影响。农业是农户生

活需求的主要来源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家庭资源的配置在满足生活消费和国家任务

之后

,受经济收益的驱动,而出现投资非农化的变化趋势。1996 年、1997 年和 1998 年,农户家

庭用于农业生产费用支出

,下年比上年分别增长 15.2%、38%和 35.6%,但 1999 年却比 1998 年

下降了

0.9%,出现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第一次负增长,2000 年再次出现投入减少。目前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