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采收第

2 潮,最慢的菌株 20 号 43 d 后才可以采收第 2 潮;第 2 潮的单产都比第 1 潮单产要

低。每个菌株的总产差别大,总产为

0.128~0.324 kg/袋,总产在 0.1~0.2 kg/袋的菌株有 11

个,总产在

0.2~0.3 kg/袋的菌株有 10 个,总产在 0.3~0.4 kg/袋的菌株有 4 号、5 号、7 号和

19 号 4 个菌株;每个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差别大,生物学效率为 28.4%~72.0%,其中 4 号、7
号和

19 号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 70.0%、71.1%和 72.0%。 

  

3 结论与讨论 

  从生物学特点分析,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

25~30 

℃,最适宜生长含水量为 60%~

70%,最适生长 pH 值为 6~8,适宜偏碱环境中生长的菌株较多。生物转化率最高的前 3 位

4 号、7 号和 19 号菌株,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 70.0%、71.1%、72.0%,第 1 潮采收天数分别

达到

52、52、50 d,19 号菌株虽然生物转化率最高,采收天数较短,但菌盖较大,易开伞,

出菇管理阶段要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 号和 7 号菌株为棍棒型,产量和商品外观形状都表

现较好,可选为生产菌株。

 

  

4 参考文献 

  

[1] 黄年来.18 种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 姬建军,夏志兰,刘东波,等.杏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J].食

用菌,

2011(5):14-16. 

  

[4] 班立桐,韩志强,黄亮.不同碳氮比培养料对杏鲍菇农艺性状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10(8):201-203. 
  

[5] 于海龙,郭倩,杨娟,等.杏鲍菇主要农艺性状与单菇产量的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09(27):13024-13025,1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