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用方法及施药器械的改进。要解决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相互脱节的问题,需要大批高职植
保专业人才。面对就业形势的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就业市场需求。
  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近年来,围绕

“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质量为核心”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在总结多

年植保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

“一条主线、两轮循环、三大模块”高职植保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图

1 所示。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课程教学和顶岗实习两轮循环,

以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拓展三大课程模块及两次顶岗实习有序实施专业人才培养。一
年级实施基础能力课程教学,二年级以核心课程教学为主,在二年级结束后,利用

7~9 月

份进行为期

3 个月的第一次顶岗实习,将学生统一安排到各实习基地实习,从而完成课堂

教学与实践的第一轮循环。实习结束返校后,第五学期学习专业拓展课程,目的是进一步加
强植保职业素质,扩大专业视野,拓宽就业面。然后,第六学期安排进行第二次顶岗实习,
即课堂教学与实践的第二轮循环。
  第一次实习是在学完专业核心课程后进行的,既是对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掌握程度的
一次检验,又是一次

“工”与“学”的无缝融合。本次实习单位经过精心挑选,按照实习单位

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安排每一个学生的实习去向,这既是一次顶岗实训,又是一次就
业演练。第二次实习是在学完了所有课程之后进行的,不是第一轮循环的简单重复,而是以
就业为目的的顶岗实习,是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职业能力的再一次提升。学
生有了第一次实习经历后,培养了就业意识,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就业定位。所以,
第二次顶岗实习大多比较顺利,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一次就业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措施
  (一)以应用型人才定位高职培养目标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
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7 年颁布的

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高
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
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的。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技能型人才劳动组成中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动作技能,
其智力成分不断增加,因此高级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日趋接近。所以,高等技术应用型
人才和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都应该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中
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所以,高职植保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农业、
农药、园艺园林等行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部门,从事植物病虫害的检疫、测报、防治、农业生
产与管理、农药农资生产与营销、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检验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以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职教学质量的保证

  人们对高职教师以

“双师型”为培养目标几乎已达成共识,但对什么是“双师型”的高职

师资的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答案。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
通常所说的

“双师型”教师应为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具体定义如下:“双师”素质教师是

指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

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

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

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过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
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

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
先进水平。江苏省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

“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条件稍有不同,

具备上述第(

2)条,或同时具备第(1)、(3)条,或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