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3 倍频方式的提出 

  

3.1 黑白光栅的傅里叶展开 

  假设黑白光栅的投射率函数,光栅周期

d,透光部分的宽度为 a,不透光宽度为 b,且

d=a+b,设定 a=b。求系数 
  根将系数带入黑白光栅的投射率函数

T(x)中得到展开式为: 

  

…其中且。在图 3 中,一束光经过黑白光栅的作用,形成一系列次波。正好与傅里叶展

开式的每一项进行相应的对应,周期为

d 的黑白光栅可以看成是由频率,及 3、5 等许多的

正弦光栅组成。且由于振幅的不断减小,次波的光强也锐减。

 

  由展开式知道,在傅氏面上只有奇数级次的次波才存在,偶次波在光栅的作用下消失
了,处于

3 级的次波的频率是 1 级次波频率的 3 被,依次类推越到后来其频率也就越高,

但是光强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

0 级位置是能量最大的地方,由于 0 级没有色散的问题,

这些事能量的浪费,而处于

1 级和 3 级依稀可见,但是 3 级的光强就小于 1 级很多了,再

往后就不容易分辨了。

 

  

3.2 倍频方法的提出 

  经过黑白光栅的一束光,在傅氏面上形成一系列的衍射斑,这些衍射斑恰好对应

3.1

中的傅里叶展开式中的每一项,这也是傅里叶变换能够融入变换光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
衍射斑在变换光学的角度就是采用被分成频率不同的次光波,采用滤波的方法,让不同的
级次的次波在想平面上进行相干叠加,单位面积上产生的相干条纹数量是不一样的,它与
该次波的空间频率有关系,也就是空间频率越高的次波在想平面上形成的相干条纹越细锐
后面的次波都是一级次波的倍数,在空间频率加倍的基础上实现在像平面处单位面积上的
条纹数倍增加,表现在越高级的次波在像平面上的条纹间距越小。

 

  随着进行相干叠加的次波级次的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条纹数成倍增加,也就在某种程
度上实现了倍频的方式。由于光强的影响,级次的不断增加,但是相应的光强也是锐减的。
为了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本文引入闪耀光栅。

 

  

4 闪耀光栅 

  

4.1 闪耀光栅的引入 

  黑白光栅是衍射和干涉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再由干涉和衍射的特性,干涉

0 级的位置

与光程差有关,因此它的位置只与相对于光栅平面大的入射角度有关系,衍射

0 级的位置

是在它相对于闪耀面的几何像点上。当我们使用黑白光栅时如图

2 的前半部分衍射 0 级和干

0 级重合了,光程差,只与入射的角度有关系,因此干涉 0 级位置是固定的,而衍射 0

级与闪耀面有关。当闪耀面倾斜的时候衍射

0 级就偏离了干涉 0 级的位置。如图 2 的后半部

分当使用闪耀光栅时,通过引入闪耀角,可以使衍射

0 级移动,可以通过控制闪耀角来改

变衍射

0 级的位置,也就是控制了光强的移动方向。使高级的次波有足够的干涉能量,可以

再像平面上得到清晰的二次干涉效果,也就是倍频效果的实现。

   4.2 闪耀角的计算 

  闪耀角是闪耀面与光栅的夹角。闪耀角记为,当采用垂直于光栅平面的照射方式时,如

5,它的相邻缝间的光程差,光栅方程。;当闪耀角很小时,采用近似计算的方式也就是。

 
  

MATLAB 仿真软件采用的是波长为 500nm 的激光作为仿真的光源,根据不同的闪耀级

次 相 干 叠 加 , 通 过 公 式 计 算 闪 耀 角 的 值 。 闪 耀 光 栅 周 期

d=20mm , 当 j=1 是 闪 耀 角

=12.5mrad;当 j=3 时闪耀角=3;当 j=5 时闪耀角=5。闪耀角是闪耀光栅的一个固定值,根据
光栅方程,当固定时,光栅的入射波长变化时,可以调节

j 的值来满足光栅方程。因此,本

实验闪耀光栅的闪耀角是通过固定的入射波长计算出来的,当入射光的波长变化时,也可
以在相应的级次上得到理想的干涉效果。

 

  

5 计算机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