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因此,我们在劝解别人的时候语言要恰当,如果语言运用不当,就会导致两的争论,

而这种讨论却不是缘自事情本身;再者,有的执迷不悟是由认知失调引起的,比如曾经有
一个女孩深陷爱情骗局,别人一眼就看得出来他是在骗她,但女孩子就坚持认为那个男人
是爱她的。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固执。

每个人都产生过执迷不悟的心理,这很常见。人在认知时会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受主观

影响,有时认知会偏离客观事实。我们总说

“旁观者清”,是因为旁观的人没有先入为主的经

验和情绪,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事情,故而在一定程度上

“清”。如果你能够做到置身事外地

客观评价,就不会再执迷不悟了。

但是,这种固执,或者说是执迷不悟的心理,也有其正面作用。执迷不悟对人的影响,

要依赖于其主观的定义。如果你坚持的是对的,那么其正面的影响就要大些,有的时候成功
与固执只有一步之隔。因为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
且不断自我强化的心理倾向。

      在新的制度经济学里面,有这样两个概念:路径依赖( pathdependent)和自我强化

self-enforcement)。它的意思是说,制度变迁(比如改革)一旦走上某条道路,就存在沿

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即使这条道路是错误的,也是如此,甚至
最后进入一种自我强化的状态。

正因为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会习惯性地走下去并且不断自我强化。所以如

果要转向其它的道路,就将付出更高的成本。这也告诫我们,在选择时应该慎重。

20 世纪最

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密尔顿

·弗里德曼在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免费奖学金时,同时获

得了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的一笔奖学金,但也经过审慎考虑后接受了前者,从此与经济学
结下不解之缘。但如果他接受了后者呢?他的未来会怎样?也许就不再成为经济学家,而是
数学家或其它的什么人。

我们如果选择了某项职业,在从事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积累起这项职业的专门

技能,如果半路出家转行,必然经过一个艰苦的

“换羽”过程,而且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当然,人们是否转行的决定依然是权衡转行的成本与收益来决定的)。所以,刚刚毕业的
大学生可以面临成千上万的雇主,因为他的可塑性大,而一个有十余年经验的技术员面临
的雇主可能只有几千或者几百乃至几十甚至几个,因为路径依赖和自相似性使)他们具备
的能力越来越专业化,要重塑他们就需要花更大的成本。

我们也看到,喜欢频繁跳槽的人,都工作都不太稳定,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跳槽的成本

常常不大,也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富于变化,路径依赖和自相似性相对就弱一些

——然而他

们也难以成为某一领域的集大成者。从成本

—收益角度看,跳槽者需要用大量时间、精力去

学习新的制度乃至工作知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不小的成本,而跳槽的收
益常常需要机会,并且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从前周国有个想当官总当不上的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在大路上哭泣。

路过的人就上前问他:

“为什么哭啊?”

老人一边哭一边回答说:

“我几次想当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怜自己年老了没有机会了,

所以就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