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于发育时期,身体各构成和器官的生理功能均不成熟,因此,多数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和

不良反应,在儿童与成人之间有显著差异,即使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间也存在着一定区别。

③药物方法不当。主要体现在抗生素的给药时间间隔不当。④联合用药种类繁多。需要联合用

药的感染通常包括:致病菌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严重感染、

多重耐药菌株感染;需要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因此,单一抗菌药物有效时,不

主张联合用药。若是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而采用联合用药时,也宜选用抗菌作用协同或相

加的药物,减少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

6。

  

3 儿科合理用药

  儿科合理用药要求我们获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即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最低的药物不良反应,即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最经济的药物利用,包

括药物资源与费用。而且用药必须有针对性,针对病因,对症用药,少而精;抗菌药物一般

不用于预防;视患儿和全身情况选择给药方案,剂量视年龄甚至日龄而定;

 严密观察药物

的疗效与不良反应,随时调整,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力争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TDM)7。

  

3.1 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药物

  由于儿童的用药特点,临床选择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精心挑选疗效确切、不良反

应小、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药物。儿童尤其新生儿不宜应用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功能有损

害的药物,较大患儿也尽量不用或少用。医生要做到明确特征,熟悉药物特性,合理选择药

物,减少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的检测结果表明,用药品种数量与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成正比,故应遵循

“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两种药物”的原则。

  

3.2 根据个体差异及患儿病情,选择合适剂量

  剂量选择不当是儿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另一主要因素。儿科用药剂量是一个复杂的问

题。儿童给药剂量的计算方法较多,根据体重、体表面积计算给药量较常用。但应注意,在婴

幼儿时期对某些药物的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与按体重计算有较大差别,尤其是新生儿时期

差异更大。因此,按体表面积计算药量不适于新生儿及小婴儿。年长儿在用体重计算剂量,

计算结果偏大,注意不要超过成人的用量。无论哪种计算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体质

不同、疾病不同、每个人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剂量上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

时,应结合患儿当时的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作适当的调整

4。

  

3.3 根据儿童特点,选择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由病情轻重缓急、患儿年龄、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性质决定。正确的给药途径对

保证药物的吸收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①能口服或经鼻饲给药的小儿,经肠胃给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