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分析比较早的学者。他通过对中国证券报

1998 年 4 月 13 日到 1999 年 6 月 28 日咨询机构荐股

进行分析

,发现分析师所推荐的股票出现了持续的正的累计超常收益,并且当周的成交量有显

著增大的现象

,从而认为咨询机构拥有一定的私有信息;朱宝宪、王怡凯(2001)则以上海证券报

1999 年 1 月至 11 月每周日“为您选股”栏目为样本,发现短期股票投资组合收益要显著高于大

盘的收益率

,从而得出了咨询机构具有相当的把握市场短期热点能力的结论;丁亮、孙慧(2001)

则通过对

2000 年 1 月 5 日到 8 月 30 日中国证券报“潜力股推荐”专栏的考察,发现推荐日后两

天内出现了平均为

1.39%的异常收益率,而第三天后则出现了明显的负向异常收益率。其他也

有学者通过研究股市的其他方面内容而涉及到了对国内咨询机构的存股效率的分析

;如陈永

(1999)在《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假说辨析》一文中认为机构荐股收益在统计学上与沪深大盘的

收益区别不大

;马春林、倪苏云和吴冲锋(2002)则发现分析倾向于推荐低价类个股。不过他们并

末对证券分析师的荐股效率进行相应的研究

;高峰、宋逢明(2003)则通过对中国股市理性预期

的检验

,发现机构对大势的走势判断并不准确。不过,就这些仅有的数篇学术研究成果来看,国

内分析师的荐股还是具有一定的短期效率。即使像高峰、宋逢明

(2003)那样认为机构对大势判

断并不准确的情况下也发现有近

1/3 的机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接近于无偏性。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数据选择。笔者选取房地产板块对分析师荐股效应进行研究,考虑到市场行情对荐股效

应可能会有影响

,故选取 2007 年股市牛市和 2008 年股市熊市两个时期。在行业最佳分析师的

评选中

,我们关注到房地产板块国泰君安的分析师 S 蝉联了 2007、2008 年度两年房地产板块

最佳分析师

;而分析师 F 在 2007 年位居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后,在 2008 年度榜上无名,这是否是

由于他在荐股后的负效应所造成的

?而从实际数据来看,分析师 S 的蝉联是否与他荐股的效应

相符呢

?因此我们选取了两位分析师在 2007 年和 2008 年的荐股,分别考察了他们在行情上升

时期和行情下挫时期的荐股效应。

 

  在行情上升时期

,分析师们所推荐的如名流置业、天地源、栖霞建设等各支股票都有不俗

的表现

,而在行情下挫时期,分析师们的荐股数量下降,被推荐的股票如华侨城、华发股份等也

并没有反行情收益

,万科等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似乎还能在这波行情中挣扎一下,在荐股后产生

些正向收益。

 

  

2.研究方法。笔者运用事件窗口方法,事件研究法一般分为定义事件、确定公司的选择标

准、计算正常收益和超额收益、估计、检验、解释与结论等几个步骤。

 

  

(1)事件日及事件窗口的确定。以分析师荐股当天作为基准日,选取前后各 10 个交易日作

为观察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