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根据流 变 学 性 质

[1

6]

,有 的 是 根 据 沉 积 物 支 撑 机

[3,

4]

有的将流变学和沉积物支撑机制综合为一

[5~7,

7]

也有的仅仅是根据对古代重力流沉积的

描述

[1

8]

。在这种情况下,

往往出现相同的描述性术

语用不同的限制条件来定义不同的过程或产物,或

者不同学者又将相同过程命为不同的名称,再或者

相同术语以不同限制条件来定义相同的过程或产物

等混乱现象(图 1),

从而容易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

如术语的随意使用和滥用,反过来又加剧了争议和

分歧。

图 1 根据沉积物的体积浓度使用的流体类型术语

[9]

Fi

1 Di

ntno

me

nc

ur

sf

rf

ui

dt

pe

sa

di

ngt

ov

ume

cs

di

me

ntc

nc

nt

[9]

1.

1 按流变学或支撑机制的重力流分类

Do

[1

6]

根据流变学首次引进了水下重力流的分

类,

认为其水动力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受沉积物的体

积浓度及粘性控制。Mi

n等

[3]

提出了浮力、基

质强度、

颗粒相互作用(阻碍沉降或碰撞以及形成

分散压力)、

逃逸孔隙流体(液化或流化)和湍流(浊

流所特有的)等颗粒支撑机制,并根据这些搬运机

制将重力流分为沉积物湍流支撑的浊流、基质强度

支撑的碎屑流、

分散压力支撑的颗粒流和受向上逃

逸 流 体 支 撑 的 液 化 沉 积 物 流 (f

ds

me

w)4类,一些过渡的重力流中可能存在多种支撑

机制。

事实上,流体流变学与沉积物搬运机制密不可

分。流体流变学特征主要受沉积物浓度控制,而沉

积物浓度还控制了流体的紊流,紊流是浊流中沉积

物支撑的主要机制。沉积物浓度越高,紊流就越受

到抑制。当沉积物浓度足够高使紊流彻底被抑制

时,

沉积物流在流变学上是塑性的、

层状的。根据流

体流变学使用的碎屑流实际上可能是根据沉积物搬

运机制定义的浊流,单独地根据流变学特征或沉积

物搬运机制的“一刀切式”分类已不能满足沉积物

重力流的分类。

                 地球科学进展                    第 2

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