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因为这两类资产几乎完全由个人投资者持有。

 

  

Barberis 和 Shleifer (2002)提出协同性的类别理论(Category):投资者往往是在类别层

面上选择投资,而不是单只证券层面。因此,当他们随着情绪的变化将资金在不同类别之间

转移投资时,在同一类别的证券之间引入了一个共同的因素,从而给这些证券收益之间带

来协同性。

 

  

Barberis,Shleifer 和 Wurgler(2005)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协同性的类别理论、偏好

理论进行概括并进一步提出协同性的行为理论:除基本面因素外,投资者的交易模式也会

通过引发对某些证券需求的相关变动,促使证券收益协同变化。这种协同性又被称为交易诱

导协同性。协同性的行为理论对基础价值协同理论做出了补充和修正,丰富了协同性理论,

使之更为系统,从而能够更好地解释证券市场上各种协同性的来源和性质,具有较强的理

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指数调整事件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如黄长青、陈伟忠(

2005)对中国股票市场

指数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宋逢明等(

2005)实证检验了上证 180 和深成指的指数调整效应,

发现上证

180 指数效应逐步凸显,但其价格效应和成交量效应并没有一致性。国内已有不少

文献探讨指数调整时股票的价格效应和成交量效应,并对指数效应的起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但很少探讨收益协同性。何芳(

2004)首次对国内不同证券间收益的联动效应(即协同性)

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借助对上证

180 指数第一次样本股调整事件的研究,发现在国内证券

市场上,收益协同性并未呈现固定模式,交易行为协同性表现并不显著。何芳的研究仅涉及

上证

180 指数的第一次调整事件,时间短、样本少,结论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收益协同性的根源提出诸多解释,多数文献支持交易行为产生

收益协同性的观点。国内很少有文献探讨协同性的根源,对交易行为与收益协同性的研究尚

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证券市场是新兴的转轨市场,其收益协同性是否与国外成熟市场具有相

似特征,指数调整是否存在收益协同性,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模型与变量

 

  

 

  为探讨中国证券市场收益协同性的存在性及根源,本文实证分析上证

180 指数调整事件。

上证

180 指数对多数投资者来说是一种自然分类,上证 180 指数主要反映中国经济整体状态,

而不是提供未来现金流的信号。上证

180 指数中增加股票既不改变股票现金流的特征,也不

直接反映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