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除

5Cs 系统外,使用较为广泛的专家系统还有针对企业信用分析的 5Ps 系统和针对商

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骆驼

( CAMEL )分析系统。

  

5Ps 分析系统包括: 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 、资金用途因素( Purpose Factor)、

  还款来源因素

(Payment Factor) 、保障因素(Protection Factor) 、企业前景因素( Perspective 

Factor) 。

  骆驼

( CAMEL)  分析系统包括: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资产质量( As sets 

Quality) 、管理能力( Management) 、盈利性( Earning) 和流动性( Liquidity) 等因素。

  定性分析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将信贷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作为信用分析和决策的主要基础
这种主观性很强的方法

/体系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对信用风险的评估缺乏一致性。例如,

对于同一笔信贷业务主要受到哪些风险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些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有什么差
异,不同的信贷人员由于其经验、习惯和偏好的差异,可能出现不同的风险评估结果和授信
决策建议。定性分析这一局限性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尤为突出,使得商业银行统一的信贷
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专家意见不统一而失去意义。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往往通过颁布

  统一的信贷评估指引和操作流程,并采用众多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的综合意见等措
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定性分析方法的这一局限性。此外,尽管定性分析方法在银行业的长
期发展和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但其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尤其是对于
关键要素的选择、权重的确定以及综合评定等方面更显薄弱。因此,定性分析方法更适合于
对借款人进行是和否的二维决策,难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准确计量。

  

(2)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在信用评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较常见的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各类违约概
率模型分析法。违约概率模型分析属于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方法。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用

风险量化模型在银行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能够直接计算违约概率的
模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穆迪的

Risk Calc 和 Credit Monitor 、KPMG 的风险中性定价

模型和死亡概率模型,在银行业引起了很大反响。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也引起了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

1999 年 4 月,巴

塞尔委员会发布了题为《信用风险模型化

:当前的实践和应用》的研究报告,探讨了信用风险

量化模型的应用对国际金融领域风险管理的影响,以及这些模型在金融监管尤其是在经济
资本监管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明确规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

可采用模型估计违约概率。毫无疑问,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发展正在对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
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与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相比,违约概率模型能够直接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因此对历
史数据的要求更高,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并且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
五年的数据。针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将违约概率模型和传统的专家系统相结
合,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信用风险评估

/计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