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在上皮细胞表面,使细胞溶解,边缘呈锯齿状模糊不清,形成

BV 所特有的线索细胞。线索

细胞是细菌性阴道病菌群变化后的必然产物,可作为诊断

BV 的主要指标 [14] 。从 1965

年起革兰染色方法用于

BV 的实验室验证,其敏感性为 62%~100%,阳性准确率为 76%~

100%,重复性好,并与临床表现具有极密切的相关性 [9] 。其优点还在于它将阴道菌群
分为正常态、过渡态和

BV。处于过渡态的妇女一般有阴道 pH 值的略微升高、少量可见的线

索细胞以及淡淡的异味等,诊断较为困难。这些人更可能是患有滴虫性阴道炎等病症,比正
常妇女则更容易患上

BV。同时,该方法简便,具有容易保存及重复读片等优点,不仅可明

确诊断

BV,也可提高滴虫、霉菌等的检出率。

    BV 患者阴道生态系统紊乱,造成厌氧菌大量繁殖,将产生丁二胺、三甲胺等氨类物质,
使

pH 值升高,碱化阴道,并进一步促进厌氧菌生长,加重 BV 的临床症状,引起上皮细胞

脱落,分泌物增加并产生特殊气味。因此,临床上采用传统的

Amsel 诊断方法,即符合以下

4 项指标中的 3 项可诊断为 BV:(1)阴道 pH>4.5;(2)阴道分泌物增多,稀薄或均质如面
糊样粘稠,有异味

;(3)胺试验(Whiff)阳性,即在阴道分泌物中加入 10%KOH 产生鱼腥

;(4)阴道涂片中可见线索细胞 [9] 。由于 BV 是阴道中乳酸杆菌与其他多种菌群间的

平衡失调所致,

BV 发病是混合感染。因此,对单一种类细菌的分离培养在 BV 的诊断中意

义不大,必须同时结合临床表现方能做出判断。在一些与

BV 密切相关的细菌的培养试验中,

不是特异性差,就是敏感性不好。

    80 年代后期,人们发现了 BV 与阴道中特有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关,并依次研究出一
系列新的

BV 诊断技术和方法 [15] 。一些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所产生的酶被认为是致病因

子。微生物可利用其自身产生的这些酶来干扰阴道的宿主防御体系。例如粘蛋白水解酶类中,
粘蛋白酶能够有效地分解生殖道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粘蛋白外壳成分,改变宫颈防御功能,
导致微生物进入宫腔,并激发炎症反应

 [16] 。唾液酸酶则能去除组织中接近末端的糖链,

两种作用均可增加细菌在宿主粘膜及组织表面的附着力

;在混合性感染中,若有一种微生物

产生粘蛋白水解酶便可改变宿主粘膜通透性,使其他细菌更容易与宿主上皮细胞结合并侵
入。研究证实,唾液酸酶浓度与

BV 致病过程有关,其活性与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等一

系列不良妊娠后果有直接关系

;BV 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的唾液酸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妇女,

其活性上升的主要来源是存在与阴道中

prevotella 和 bacteroids,他们在妊娠期间上行至生

殖道引起感染。已证实子宫颈分泌的粘液以及羊水中均有大量的唾液酸,因此

BV 妇女明显

的比其他妇女容易发展为羊膜内感染和产后子宫内膜炎。随着对

BV 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了

解,产生了以检测

BV 患者阴道分泌物中所特有的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为基础的诊断方法。这

些方法具有优于上述各方法的特性,客观且适于批量操作。

    脯氨酸氨肽酶法 [9] :应用 ELISA 方法检测 BV 妇女分泌物中高于正常妇女的脯氨酸氨
肽酶活性,检测产物为

β-naphthylamin,通过显色剂判断结果。体外实验证明许多细菌和真

菌均能产生脯氨酸氨肽酶,但导致

BV 患者酶活性升高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该方法存在

着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

1)有研究显示,在应用该方法进行 BV 诊断与阴道滴虫感染有

交叉,在相当比例的阴道滴虫感染者中,脯氨酸氨肽酶检测结果为阳性,其原因在于滴虫
是一种能够在厌氧环境中大量繁殖的厌氧性病原微生物,它有一种能够产氢的颗粒物质,
当滴虫大量存在时,其产生的氢会与阴道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从而加剧阴道中的无氧状况,
刺激并加速其他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导致一些

BV 的临床表现的出现,其中包括阴道 pH 升

高、分泌物增加并伴以检测

BV 相关菌群的代谢产物为基础的诊断实验:有异味、厌氧菌数升

高以及与相应细菌有关的酶水平的升高等等。由此可见在应用革兰染色方法和本方法诊断
BV 时均会产生假阳性。(2)其检测产物之一 β-naphthylamin 有强致癌性。已经有人就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