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后期主要是异染色质。粗面内质网发育良好,平行排列在胞核底部和侧方。其间

有许多棒状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显著,通常位于核的上方。蛋白质在粗面内质

网的核糖体部位合成,形成泡,转移到高尔基体,与碳水化合物直接作用后,

浓缩成致密小泡贮存在分泌颗粒中。此颗粒位于细胞顶端胞浆内,有单位膜包绕

颗粒内容物大多呈均质状,有的尚可见圆形或新月形的核。这不仅反映了颗粒成

熟过程中不同阶段,也反映了它们合成的不同物质的构成比例。泡吐过程中,颗

粒膜与胞膜融合,继而融合部打开,颗粒内容物排出,但胞膜并不破损,所以

属局浆分泌

( merocrine)。腺上皮通过这种方式分泌时,腺细胞本身不受任何

损伤,以后重新形成新的分泌颗粒。此外,细胞内还散在分布游离核糖体、溶酶

体、含过氧化酶微体以及微丝、微管和张力细丝等。细胞顶端游离面上有微绒毛。

腺腔常延伸到细胞之间,成为细胞间小管,此管有时深达基膜。相邻细胞间由细

胞膜折叠形成许多指状突起,互相凹凸镶嵌,增大了细胞的接触面;基底部折

叠较密,使基底部面积增大

4-5 倍,这是它将血液中的电解质和水分转化为唾

液 的 功 能 反 应 。 紧 密 连 接 , 中 间 连 接 和 桥 粒 三 者 联 合 形 成 连 接 复 合 体

jnuctional complex),见于上皮细胞顶部和细胞间小管末端,以封闭近管

腔上皮细胞之间的空隙并加强细胞之间的连接。

2.黏液性腺泡   黏液性腺泡( mucous acinus)呈管状,由黏液细胞组

成。酶成分较少,蛋白质与大量碳水化合物结合,形成黏液。故其分泌物较浆液

细胞黏稠。

光镜下,黏液细胞亦呈三角形或锥体形。分泌产物少时胞核较大,色浅;分

泌产物多时细胞核扁平,位于细胞底部,染色较深。因胞浆内含丰富的黏原颗粒

在固定及染色过程中,黏原颗粒常被破坏,故胞浆透明呈网状结构。网架是胞浆

和沉淀的黏原所构成,着色微嗜碱性,淡蓝染色。其成分为数量不等的酸性黏多

糖(阿辛蓝及黏液卡红染色阳性)和中性黏多糖(

PAS 染色阳性)。

电镜下,细胞内高尔基复合体较明显,表明碳水化合物合成较旺盛。粗面内

质网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不如浆液细胞显著,主要集中的底部和侧面。细胞内充满

电子透明的分泌颗粒,这些颗粒比浆液细胞颗粒大,且形状不规则。此颗粒在聚

集在细胞顶顿端,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细胞外排入腺泡腔内,因此也属局浆分

泌。细胞间细胞膜折叠形成的指状突起较少,但在基底部,下颌下腺较腮腺更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