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世界各地,尤多见于温带地区,不少先进国家及地区已基本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中国尚有散
发病例。对易感者预防接种白喉类毒素是控制白喉的根本措施;及时隔离和积极治疗患者、集
体儿童机构内的接触者留观

7 天并作咽拭子培养等,可避免疾病的蔓延。

病原体

  白喉杆菌或称白喉状杆菌,革兰染色阳性,长约

3~4μm,宽 0.5~1μm,无芽胞、荚

膜和鞭毛。菌体直立微弯曲,一端或两端膨大呈鼓槌状,涂片上常呈

V、L、Y 字形排列。用特

殊染色,如奈瑟(

Neisser)染

色,菌体着色不匀,有兰黑的异染颗粒。白喉杆菌在血清培养基或鸡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
亚碲酸钾的培养基上菌落呈黑色或灰黑色扁平圆型隆起。按其菌落的形态差异及生化反应特
性,将该菌分为重型、轻型及中间型。三型均能产生外毒素,一般认为重型和中间型引起的病
情重,发生神经麻痹者较多,且病死率高。但近年报道轻型菌引起的重症患者不比重型菌引
起的少。白喉杆菌只有感染了携带产毒基因的噬菌体,才具有合成毒素的能力。细菌的产毒能
力由噬菌体基因控制,侵袭能力则由细菌基因控制。白喉外毒素具有很强的抗原性,但不够
稳定。
  该菌对干燥、寒冷及阳光低抗力较其他非芽胞菌要强,在干燥假膜内存活

2 个月,在水

和牛奶中可活数周;随尘埃播散,若暴露于直射阳光下经数小时才被杀死;但对热及化学消
毒剂敏感,

56℃10 分钟;在 0.1%升汞、5%石炭酸和 3~5%的来苏儿溶液中,均能迅速

被杀灭。
病理病因

现代医学病理
  白喉杆菌侵袭上呼吸道粘膜后,在表皮上皮细胞内增殖。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及上呼吸
道感染患者,对本
病感受性增强。白喉杆菌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由外毒素对粘膜的损害,导致纤维蛋白、坏
死细胞及白细胞、细菌凝结而形成伪膜。伪膜可见于鼻、咽、喉、结膜、耳、外阴、皮肤破损处等部
位。外毒素吸收可引起寒热,头身疼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可并发休克、心肌炎、神经麻痹、中毒
性肾病、支气管肺炎以及肝脏、肾上腺皮质等脏器损害。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 “

” “

” “

” “

  白喉病属温病范畴,中医学文献中的 喉痹 、 喉风 、 锁喉风 、 白蚁疮 、 白缠喉 、

 

白喉风 等包括有本病。郑梅涧《重楼玉钥》说: 白喉乃由热毒蕴结肺胃二经,复由肠寒,

下焦凝滞,胃气不能下行,而上灼于肺,咽喉一线三地,上当其行,终日蒸腾,无有休息,

……”

以致肿且滞,溃见闭矣

  中医学认为,白喉的病因为温疫疠气或疫毒燥热时邪,当素体肺肾阴虚加之干燥气候的

 

影响,如秋冬久晴不雨,则邪易从口鼻而入,直犯肺胃,酿成阴虚阳热而发病。

《重楼玉钥》

“……

还提到

或多服辛热之物,感能而发 的饮食因素。咽喉为肺胃之通道,外感疫病之毒,

直犯肺胃,流过经络。疫毒与气血相搏,故红肿热痛,腐烂而成伪膜,以致气道不和或梗塞。
热毒内陷心肾,耗阴伤气,以致酿成阴虚阳微之候(约相当于白喉性心肌炎)。热毒流注,
阴损络伤,故致麻痹。邪毒痰浊,窒于喉间气管,使肺气的升降清肃功能发生
障碍,轻者出现发热喘咳,干咳如吠,声音嘶哑等的痰浊窒盛证候;重者出现面色苍白,痰
鸣唇绀,吸气困难等喉部梗阻证候。有的学者认为白喉发病多见于秋末春初,应属于伏气温
病或伏温外加新感触发的范畴。白喉发病,其本在于手太阴肺经,其标在于手少阴心、足少阳
胆经,累及他经者,是火毒弥漫,传变五脏六腑的过程。如果肺中燥火久郁不解,三经本证
未罢,更导致五脏俱虚。故可将白喉整个发病过程划分为邪盛与正虚两个阶段,前两型为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