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射。喷嘴与喷岩面应尽量垂直,并偏向刚喷射部位

(倾斜角控制在 10°内),这样不仅回弹量

少,而且喷射效果和质量更好。

3)严格控制风压、水压和水灰比。过大的风压会造成喷射速

度太快,加大骨料的反弹,从而加大回弹量,但混凝土密实性较好;风压过小,会使喷射
力减弱,造成混凝土密实性较差,甚至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当输料管长
度为

20m 时,合适的风压为 100~130N/cm2。4)控制一次喷层厚度和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

 
  

2.2 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控制 

  

2.2.1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达到设计厚度和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从施工现场的情况看 ,

个别隧道存在喷射混凝土普遍偏薄的现象,这是有风险的。因为初期支护将会和围岩共同控
制同岩变形的释放,保证下道工序施工安全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是主要受力者。若喷射混凝
土出现裂缝,原则上也应及时进行补喷和采取其他补强措施,以控制围岩变形在适度范畴
而不是任其释放。有人说,

“初期支护喷层厚度不够,可以利用二次衬砌混凝土进行补充”,

这种说法只是从隧道总体结构尺寸满足了要求,但从新奥法施工原理和结构受力机理而言
却是一大误区。

 

  

2.2.2 在有钢拱架作为初期支护的情况下,往往出现钢拱架处喷层厚,两钢拱架间喷层

薄,形成纵向波浪型。这种情况将会产生如下后果:

(1)在围岩变形较大或局部存在松动围

岩时,可能由于喷层厚度不够,无法提供足够抗力而导致喷层出现裂缝甚至掉块;

(2)在铺

设防水板后浇筑二次衬砌混凝土时,容易将防水板挤破,也可能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
形成空洞区。要解决这个问题,重点应放在喷射过程中,要求喷射手在全断面螺旋喷射完成
后,及时对钢拱架间进行补喷;或者在挂防水板前对喷射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查,严重不够
的必须及时进行补喷,否则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后再通过打孔

(或预埋钢管)注浆填充来处

理两层间的空洞,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还会破坏防水板,造成漏水现象。

 

  

2.2.3 对局部喷射混凝土过厚的情况,在挂防水板前一定要将突出部分混凝土剔除。因

为这种情况有可能顶破防水板,更有可能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形成点接触,造成局
部应力集中而导致二次衬砌表面开裂。

 

  

2.3 喷射混凝土强度检测 

  目前对喷射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方法大多利用拌和料进行人工浇筑立方体试块,部分直
接向试模内喷射混凝土进行试块制作。实际上,这两种试块的制作方法并不能反映喷射混凝
土的真实情况,试验结果也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场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现
场喷射的混凝土受喷射力的作用影响大,且受喷面与试模面完全不同。目前混凝土强度检测
的方法有模筑试块法、

“回弹一超声”综合法、气压射钉枪法和切割钻芯法等。笔者认为切割钻

芯法制作的试块接近喷射混凝土的真实情况,尽管比较费事,但作为工程质量控制手段,
是有必要的。当然,施工现场也可通过操作简单、方便的

“回弹一超声”综合法和气压射钉枪

法,加大采集样本数据数量,以便更加准确地反映喷射混凝土的平均强度水平和离异性信
息。

 

  

3.对喷射混凝土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

,根据以往文献记载,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建议。

 
  

3.1 重视混凝土的喷射方式,积极推广湿喷技术的运用。在湿喷过程中,事先可将包括水在

内的各种材料正确计量

,0.45~0.50 的水灰比容易控制,从而容易达到减少回弹量和粉尘的目

的。

 

  

3.2 加强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和控制,骨料尽量采用连续级配。施工应重点控制好骨

料的级配

,这除了要求工地实验室定期定量检测外,还要求加强骨料加工和采集,采取多种措

施保证骨料的连续级配。譬如

,骨料粉尘量过大时,就应该在加工场骨料出口安置抽风机,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