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案的优越性,并可通过慎重比选确定。

 

  

3.2 地质断层情况 

  在一般情况下,隧道进洞以前,总要有一段引线路堑。当路堑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开
始进洞。因此,决定洞口位置实质上就是决定从引线路堑转为隧道最适宜的转换点。隧道洞
口位置选得恰当,隧道和路堑的安全稳定程度就高,总的造价也最合理。反之,选择得不恰
当,就会产生路堑边坡坍塌、崩解,隧道上方的仰坡滚石掉块,危及行车安全。必要时,还
得花较多的费用接修明洞。所以,洞口的位置应审慎比较而决定。

 

  隧道平面是指隧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显然是越直越好。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
隧道平面线形应尽量采用直线或大半径曲线,避免小半径曲线。这是因为曲线隧道建筑限界
需加宽,净空尺寸相应加大,增加了开挖和衬砌的工程量;列车在曲线隧道内运行,空气
阻力加大,抵消了部分机车牵引力,并使洞内通风条件恶化;列车在曲线隧道行驶,产生
的离心力使钢轨磨耗严重,增加了线路维修工作量。在此带中分布的地层为奥陶系安山岩、
志留系千枚岩夹板岩、三叠系砂岩夹页岩及薄层煤、加里东期侵人闪长岩及各断层带中的构
造碎裂岩、泥砾岩等。主断层带有断层泥、断层角砾岩、强烈压碎石英岩、泥质砂岩、泥质细砂
岩组成。

 

  

3.3 岩溶状况 

  

(1)岩溶地区铁路隧道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水的侵袭;位于隧道顶部

的洞穴充填物坍塌和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基础松软或洞穴顶、底板的稳定性,巨大岩溶空洞
使隧道悬空。至于尺寸小于隧道断面的一般小洞穴,虽然经常碰到,但较易处理,不是主要
问题。

 

  

(2)铁道工程特别是隧道工程最迫切需要了解和解决的是地下岩溶的位置和规模,以便

选择线路和建筑物的合理位置。岩溶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地质、地貌方法,在岩溶地区
的铁路选线中,是可能避开那些岩溶发育较强、危害较大的地段,而选择岩溶发育相对较弱、
危害较小的地段通过,以确保工程的稳固。这就是避重就轻,绕避与整治相结合的选线原则。
 
  

3.4 岩爆性质 

  岩石破碎及岩石中的纵向裂隙所引起的视电阻率异常比声波速度异常更明显;但在低
阻背景下,岩石破碎及岩石中的横向裂隙所引起的声波速度异常比视电阻率异常明显。二种
方法综合应用可从不同的物性角度解释异常,再结合其它方法,可提高了异常解释的可靠
性。岩爆频繁,先是响声,并伴有薄片状,在硬质岩中随着时间的延续,将产生大块剥离。
爆破后

2h 内,掌子面岩爆频繁,多为薄片,有脆裂响声,在致密岩层中,有闷雷响声。 

  

4、隧道施工水文地质状况分析 

  铁路隧道或地下结构位于地层之中,使它在设计、施工以及使用的诸多方面有着和地面
结构很不相同的特点。一类如光照、通风差,温度、湿度比较稳定,少受地面自然、人为因素
的影响等,这些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和所处怎么样的地层关系不大。另一类所呈现的特点则
和地层的地质性状密切相关,称之为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对建筑物的重大影响表现于多方面,
其中最为普遍、最为显著的是地层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性。地层稳定性程度的差异将直接决
定地下建筑不同的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正因此,如何把握地层

(也称岩体,包括土体

在内

)的性状及对工程的影响,一直是地下工程学科内容的重要组成。由于浅埋,岩溶发育、

断裂及裂隙交错,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串通,地下水极为丰富。根据岩性、构造对富水程度
区划分为弱富水区、中富水区与强富水区。

 

  岩体或地层被挖开以前,一般说总是稳定的,但在开挖过程中及开挖以后,由于原有
平衡被打破,岩体性状发生变化,人们直接观察到的即是大部分岩体或迟或早将出现或大
或小的坍落,有的洞壁还会发生明显的内挤位移,这是修筑隧道经常会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