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造成大粒径料周边松散不密实;五是台背回填与土方路基连接段碾压未挖台阶;六是台背
回填压实度检测频率低,代表性不足,将不合格的填筑层次误判断为合格,致使填方压实
度不能达到

95%。 

  

3. 基础、台身 

  基础的承载力不均匀。表现有:一是地基承载力不足,基础又未进行相应处理;二是地
基处理换填的深度与换填料的压实未达到相应地基承载力要求;三是地基局部超挖,超挖
后处理不得当,地基承载力不均匀;四是小桥涵涵底铺砌与沉降缝处理不得当,有水渗入
到基础周边的地基土中,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陷。基础、台身的整体性不足。基础、台身砼终凝
前,未对基础与台身、台身与台帽接触面的砼凿毛,又未埋设连接钢筋造成基础、台身、台帽
呈搭积木状态垒砌,整体性不稳定,抗剪切变形能力差。造成该问题主要是施工人员对施工
规范不熟悉。近两年在施工中采用台身与台帽一起浇筑的方法,使其整体稳定。台身欠顺直、
几何尺寸不精确。原因主要是台身模板安装质量不高,内模尺寸不准或支模不牢,造成台身
不顺直,几何尺寸不准确。有部分涵洞施工队使用竹模板,其面积大、接缝少、表面平整,但
安装时不注意容易,砼表面易出现鼓肚、胀模等现象。台身内倾。原因是台背回填时未安装盖
板,仅在台身间支几个木支撑,在台背土压力的作用下,台身向内倾斜,严重的会造成台
身倾覆。按照桥涵技术规范要求跨径大于

2 米,加设支撑梁,未盖盖板的涵洞不得回填。台

身出现竖向不规则裂缝。台身长度

8.5 米以上未设沉降缝或同一台身沉降缝间距大于 6 至 8

米时,台身沿横向的均匀收缩受到了约束。再者,基础砼施工完后搁置时间过长再施工台身,
砼也会引起竖向不规则裂缝,基础与台身的砼浇筑时间间隔越长,出现该裂缝的机率越大。
台身沉降缝不顺直,渗水。目前,制作沉降缝的材料一般采用

2cm 厚纤维板,台身砼浇筑

时,由于纤维板沉降缝两侧砼浇筑面形成的压力差及纤维板湿水后的变形,造成沉降缝扭
曲不顺直,纤维板沉降缝失水后又蓬松不密水,使沉降缝渗水,从而引起台背填土的沉陷
变形。所以沉降缝以沥青麻絮填塞,但应注意防止其脱落。砼表面不平整,有蜂窝麻面。主要
原因是脱模剂涂刷不均匀,并在搬运中不注意将其蹭吊,浇筑砼时振捣不均匀,砼坍落度
不在范围内,拆模时未注意有掉角现象,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

 

  

4.桩基的沉降和位移问题 

  对于桥台,由于后台填土一般在

5m 以上,因而除了沉降之外,还有偏压荷载使软弱

土层产生塑性流变,桥台跟着倾斜或侧移,后果将使桥梁脱离支承、伸缩装置损坏、预留伸
缩间隙不足,甚至上部结构顶紧台背,使梁产生压曲。所以在软土地区一定要待路基经过处
理并预压稳定后才能进行桥台的施工,加强基础和台身的刚度,以增强抗水平拉力的能力。
在设计中采用群桩基础避免采用单排桩,以双排桩或多排桩来共同承担由于引道填土或台
前台后不均匀沉降而对基桩产生的弯矩和剪力。一般应待其先期沉降量完成之后,再进行桥
台的施工。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
的沉降差。

 

  

5.板梁的起拱度问题 

  在施工中,为了加快底模的周转速度,避免增加过多的台座而增加成本,往往在混凝
土浇筑后

5~7d 内即张拉或放张,这时梁的起拱度往往偏大超过设计值,这样就必须采取

调整支座垫石标高、降低桥面铺装的厚度来保证公路的整体线型,由此造成的质量事故与隐
患屡见不鲜。决定梁板发生压缩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而与强度并无直
接的关系。所以强度达到要求并不一定说明弹性模量达到要求,弹性模量是与龄期密切相关
的,不能片面地认为强度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即可放张。

 

  

 

  参考文献:

 

  

[1]程春.小桥涵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处治[J].矿业快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