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中又造成了新的问题。工业废水都集中到一起后,末端建有公共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每
个工厂的废水要处理到一定程度才能进入污水处理厂。后果是容易处理的污染物质工厂自
行处理了,到了末端的污染物质大部分都是难以处理的,最终导致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非
常高,无法实现污染物的削减。

  第五,

“负效应”问题。一些产生污染的企业并不想在废水治理方面投入太多,逐利的企

业还会存在这样的观念,他们认为工业废水的治理除了应付环保部门检查以免于被责罚外,
并无益处,反而增加了成本。企业的趋利性导致工业废水不能真正有效处理。

  第六,市场混乱问题。承接工业废水治理项目的治污企业

(环保公司)鱼龙混杂,因此,

行业中形成了恶性竞争,导致一些曾经致力于工业废水领域的企业在遇到机会时纷纷转型。

  第七,规模效应问题。很多工业废水处理项目的单子不够大,与市政污水处理相比,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产生大企业。虽然这个领域也有优秀的环保公司,但是很难像市政污
水处理企业那样日处理规模达到百万甚至千万吨。

  第八,商业模式问题。每个环保公司都有出奇制胜的生存之道,但是主要模式仍为

“设

计、采购、施工

”,其他普遍适用的商业模式仍在摸索。

  第九,零排放误区。我国推行工业废水处理零排放已经多年,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
的零排放是做不到的,我国目前也不存在完美的零排放案例。零排放的误区使很多企业在
此问题上盲目上设备、上技术。

  第十,排放标准难落实、监管不严问题。监管不严、

“一刀切”、脱离实际是一些行业排放

标准难以落到实处的主要原因,工业废水处理行业也存在同样问题。

  哪些废水被解决了?

  据调查,我国在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污染治理技术、工业行业制造
工艺的提高和改进让人看到了污染治理的希望。造纸、味精、制药、煤化工等都是废水处理很
难攻克的

“堡垒”,在这些方面,科研人员和政府部门、制造企业、环保公司进行了不懈努力。

  造纸厂排污曾导致许多的河流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造纸黑液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关停
并转多种手段的使用,扭转了局面。在有机酸生产工艺方面,包括味精赖氨酸的生产、制造
工艺增加了浓缩液、发酵母液的蒸发回收、多效蒸发,有了这些工艺,产生的废水就容易处
理了,否则这些

“水”根本无法直接处理。柠檬酸行业开发了新的提取工艺,原来的结晶方式

使用的原料是偏酸性的,加完硫酸以后排出来的水无法处理,对环境危害极大;现在改用
工业离子色谱法,直接提取,不需要加硫酸,回收率提高了,最终水处理也更加容易。

  总之,我国对特殊行业采取了大量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原有的排放标准也在修订,
如原来淀粉废水主要是考量有机物是否达标,现在增加了氨、氮的达标考核。

  

“十二五”如何解决工业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