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作为一名写作者,我深知写作是一项脑力劳动非常大的工作,她竟然还顶着疲惫写完
了两篇专栏,于是,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她可以以

20 多岁的年纪,在北京买了房,有了

车。

  这当然不是偶然,即便她的微博不展示她今天做了什么,你也会从她的只言片语中看
到她勤奋而快乐的生活状态。最近的一条微博,她写道

“7 点到 8 点写专栏,9 点到 17 点上

节目,

19:30 到 21:10 东宫看《最后的晚餐》,21:20 到 22:30 三联采访

”。不管工作如何劳

累,如果有好话剧,她一定抽出时间来看。
  所有看过麻宁照片的人都会觉得她好美,那种美不是五官有多么妥帖,身材有多么棒
而是她的脸上没有一丝懈怠、一丝无趣,整日都是神采飞扬的,她有一双感染人的眼睛,让
每个人都愿意和她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没错,精进的人都挺快乐的。

  如果说,你们觉得麻宁名校毕业的光环,会让她觉得有种最初的优势所在,还不足以
激励你那颗已经懒到扔块石子都不会起涟漪的心湖,那么,我就用块石头砸向你,让你有
些稍微的摆动。

  我有一位

“忘年交”前辈,他叫周智琛,媒体圈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名字——国内最年

轻的社长。

1980 年出生于福建泉州,2003 年七月毕业于华侨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通过

各种招聘和考试,进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2006 年 3 月,不到 26 岁的他,离开南方报业,

而出任东莞日报社执行总编辑

;28 岁创办《东莞时报》;2011 年 8 月,到云南《都市时报》出任

社长、总编辑,时年

31 岁。

  对很多人而言,

22 岁到 28 岁这六年,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几年,这几年中你的努力程

度,会直接决定你的中年和老年将会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度过,我想周智琛是深谙这个常识
的。

  

2011 年,我有机会参加他举办的首届

“都市时报”青年记者训练营,从全国 400 多名本

科生和研究生中,选出

20 名学生去参加,提供食宿,还有稿费可拿。虽然我早前就听到过

关于他的故事,但是当我真正和他接触起来,才知道他之所以成为他的理由。

  白天时,他的办公室很少开着门,他要去参加这个会议、那个活动,他算过一天辗转三
四个场合是常事儿。你如果想要找他,最好是在晚上十点半之后,八九点是他最忙的时候,
他要签版。

  十点半之后,如果有同事来访,他便泡壶清茶,和他们聊天谈心

;如果没事儿,他便关

起们来读书,他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好书,大部分他都读过

;他晚上很少回家,基本都是在办

公室的沙发上睡。

  他经常在飞机登记时间结束的前几分钟才能达到机场

;有时,在办公室吃顿有红烧肉的

外卖,都要在朋友圈里炫耀一下。他完全没有一个报社社长的架子,他的吃穿住行都是围绕
着工作进行,怎样方便工作,就怎样做,好多次早上我去办公室时,在楼道里遇到他,他
都是头发直立,脸都没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