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ground image

楼之间的底盘屋面梁应予以加强;各塔楼与底部裙房相连的外围柱、剪力墙,从固定端至裙
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柱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宜适当提高,柱箍筋宜在裙房屋面
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剪力墙宜按《高规》第

7.2.16 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高

规》第

10.6.4 条)。 

  

2.3 当塔楼为底部带转换层结构时,应满足《高规》第 10.2 节的各项规定。 

  

3 多塔楼结构计算的步骤 

  (

1)多塔楼结构,每个塔楼都有独立的迎风面,在计算风荷载时不考虑各塔楼的相互

影响。每个塔楼都有独立的变形,各塔楼的变形仅与塔楼本身因素与底盘连接的关系和底盘
的受力特性有关,各塔楼之间没有直接影响,而有通过底盘产生的间接影响。

 

  

 (2)多塔结构,也应按《高规》4.3.5 条规定,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在

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比值,结
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的比值,均应符合该条要求。

 

  

 (3)位移比控制计算应考虑各塔楼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各塔楼连同底盘作为一个完

整的系统进行分析,即采用

“整体模型”,各塔楼每层为一块刚性楼板,各塔楼相互独立。计

算出每个塔楼每层及底盘各层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
层间位移的比值。

 

  在方案设计阶段各塔楼的位移控制计算也可如同周期比控制计算一样采用

“离散模型”。

但大底盘各楼层的位移控制应采用

“整体模型”。 

  

 (4)周期比控制计算,由于目前没有计算多塔情况下每个振型的平动因子和扭转因

子的方法,只能近似地采用

“离散模型”,即将各塔楼分离开进行计算。 

  

 (5)多塔结构的构件内力分析和截面设计计算时,应将各塔楼连同底盘作为一个完

整的系统进行分析,即采用

“整体模型”,同时楼板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刚性或弹性假

定。

 

  在构件内力分析时,当楼层竖向构件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平均值比值大于

1.2

倍时,还应按双向地震作用但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进行计算。单向地震作用和双向地震作用
均应按扭转耦联振型分解法进行计算。

 

  

 (6)采用 SATWE 分析软件,“整体模型”计算所得多塔结构的周期是整个结构系统的

周期,一般情况下难以区分是哪个塔楼的周期。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